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

发布时间:2019-04-18 19:33

[Abstract]:......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西林;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J];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2 王让新;审美共通感与实践的二重品格[J];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06期

3 尤西林;;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J];文艺研究;2008年03期

4 尤西林;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J];社会观察;2004年10期

5 ;编后记[J];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6 胡友峰;;西方文论关键词 审美共通感[J];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7 张中;;直觉与审美共通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张海燕;现代艺术中的审美情感与艺术形式之探讨[J];齐鲁艺苑;2003年02期

9 陈迎年;;牟宗三的善美学与康德的审美共通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唐圣;;伦理生存美学:当代中国美学的重要方向——《心体与时间》述评[J];人文杂志;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忠;;科技期刊的信息发布和价值认定功能探讨[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蓓;;略论城市化建设与民族建筑的保护[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3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水天;审美时尚对作品市场价格的影响[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田子馥;二人转的审美时尚[N];吉林日报;2008年

3 李宇;光明的记忆[N];消费日报;2007年

4 吴圣刚;我们如何面对文化时尚[N];中国艺术报;2005年

5 辽宁大学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王向峰;如何改塑大众文化?[N];辽宁日报;2006年

6 于勤;编辑慎用“手术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钱瑜;上海通用打出全局营销牌[N];北京商报;2007年

8 陈珍礼;建设“中心”需要弘扬廉政文化[N];邯郸日报;2007年

9 刘福民;李宏图:迎接挑战抓住机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安康学院 冯丰收;网络语言利弊谈[N];安康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中;直觉与审美自由[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河成;审美共通感与时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冠君;当代审美时尚: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D];山东大学;2007年

3 王利娥;审美时尚中的反美育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彬彬;康德审美愉悦论中的自由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白雪;论康德美学中的自由观[D];山东大学;2012年

6 吴强;何许人粉彩雪景山水瓷画艺术特征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7 NGUYEN THI PHUONG TRAM(阮氏芳簪);越南槟榔食俗及其意义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陈雅杰;材料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云慧芳;论现代性审美文化中的偶像崇拜[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顾宗侠;论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0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60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