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现代性视域中的梁启超美学

发布时间:2019-06-06 10:09
【摘要】:救亡、启蒙是中国现代美学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表征。梁启超美学不是在学院派话语系统中进行着美学言说,但其社会人生思想却同中国美学的近代化进程形成内在的暗合与呼应,代表着中国美学现代性话语的社会化表述。
[Abstract]:Sal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are not only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uniqu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since modern times. Liang Qichao's aesthetics does not carry on aesthetic speech in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ollege school, but his thought of social life forms an internal dark correspondence and echoes with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aesthetics, which represents the socialized expression of modern discourse of Chinese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文科基地项目“中国文论近代形态研究”(2008JD42)阶段成果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珍;一个普通人怎样成长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读《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J];人文杂志;1980年04期

2 钟贤培;改良主义与《官场现形记》——兼评近代小说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杨天石;《奴才好》不是邹容的作品[J];近代史研究;1980年01期

4 何哲;《大同书》的成书年代及其思想实质[J];近代史研究;1980年03期

5 金冲及;略论唐才常[J];近代史研究;1980年04期

6 汤志钧;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7 林增平;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于何时?——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刍论(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8 杨玉厚;戊戌变法时期关于民权问题的辩论[J];史学月刊;1980年01期

9 李希言 ,李友祥;戊戌变法中的爱国主义热忱不容抹煞[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李壮鹰;读诗fl语(六则)[J];齐鲁学刊;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尚思;;朱子学研究的新方向[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2 罗福惠;;谭嗣同、梁启超与近代青年精英文化[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耿云志;;略论梁启超谋救光绪皇帝的活动(1898.9~1900.9)[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肖先治;李双璧;;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与戊戌变法[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张羽琼;;论戊戌时期的教育改革[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6 蒙礼云;;关于戊戌维新和商鞅变法的思考——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曾凡炎;;梁启超对科举制度的反思[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8 苏艾平;;论梁启超文化人格的意义[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9 肖良武;;公德·开拓·进取——梁启超“新民”观的历史启示[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10 孙敦恒;;在清华求学时的闻一多[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李乔;迷人的文化传承现象[N];北京日报;2000年

2 龚书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假设”的历史[N];北京日报;2000年

3 胡湛;澳门的书画艺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金谷子;谦谦君子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李宁一;略论近代广东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胡瑞华;清末民初进步人士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0年

7 李洁非;提取传统优长 以济当下创作[N];光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孟辉 丁丁;北京:百年学府翰墨香[N];人民日报;2000年

9 孔范今;历史现代转型中的文学潮涌[N];人民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赵永琦;清华文科怎么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D];暨南大学;2002年

2 金宰民;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批评试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宋宝珍;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4 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圆满;梁启超产业经济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高月仓;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1年

7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8 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魏文哲;清末小说与时代思潮之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雄江;黄炎培: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形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彭树欣;论梁启超对文献传播的贡献[D];苏州大学;2001年

3 仇红;政治小说:梁启超对日本近代文学的选择[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阮秋贤(Nguyen Thu Hien);中国维新运动对越南维新运动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5 方旭红;世纪之交梁启超构建民族新文化设想[D];安徽大学;2002年

6 郎茂锋;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识[D];浙江大学;2002年

7 朱华英;清末民初的屈骚批评[D];暨南大学;2003年

8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10 刘锦丹;现代性的焦虑、想象与颠覆——论先锋小说及其深层悖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94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4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b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