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性
[Abstract]:The Messianism of Judaism is the base point of the birth of the time of modernity. The core of modern time is the time of social work. The time nature of modernity is the time nature of the reason (modernity) and the time nature of the aesthetic (modernity) due to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ime of social worker's labor and the time of physical life. The essence of the time nature of the aesthetic modernity is the present of the aesthetic, that is, the moment of the life experience. From the dimension of time consciousness, since the wes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esthetic thought has an intrinsic lea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esthetic modernity: the temporal nature of the aesthetic modernity. In particular, one is the game on the rational chessboard represented by Schiller, the other is the future-present (present) experience represented by Nietzsche, and the third is the pure moment (present) experience represented by Foucault. Whether it is the game on the modern rational chessboard, or the modern future-the present moment of experience, or the pure present experience of the post-modern, is the one-sided with the rational world, the single of the desire world and the Xuanfar of the future of the Christian world.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尤西林;;审美与时间——现代性语境下美学的信仰维度[J];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2 尤西林;现代性与时间[J];学术月刊;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唐敏;;媚俗与抗争——九十年代文学的两个对抗性特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何仁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与尼采的“透视论”——兼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哲学的主题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杨茂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陆衡;;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国统区讽刺诗歌得失谈[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彭立群;;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陈华;;集体认同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吕周聚;;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以鲁迅为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真真;崔超;;城市公共空间的休息设施研究——以座椅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3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纪莹;大连市电子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尤西林;现代性与时间[J];学术月刊;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霞;尼采与审美现代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唐圣;;论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8期
3 张公善;席勒艺术形式原理及其历史意义新释[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韩慧;;论席勒美学思想的审美现代性——感性与理性概念方面的探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李妍妍;;试论卢梭的审美现代性启示[J];东岳论丛;2010年06期
6 吕宏波;;审美的政治之维[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康艳,修雪枫;走在整合人性的路上:席勒的审美现代性思考(一)[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陶东风;;我眼中的学者余虹——《余虹文集》导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9 周宪;审美现代性范畴的结构描述[J];文艺研究;2004年02期
10 梁敏儿;完全性的追求——鲁迅、《苦闷的象征》与浪漫主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宏;;特定颜色靶子时间性错觉结合机制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范岱年;;尼采和科学哲学[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3 颜红菲;;莎士比亚悲剧的伦理冲突与审美现代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光;;审美现代性的时间意识——兼论转型期中国美学研究的当代意识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程从柱;石中英;;论尼采的历史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赵庆麟;;王国维悲剧性格的文化渊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7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蒋金泉;毛仲玉;潘立友;;长壁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区域性与时间性[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9 寇鹏程;;文明差异与中、西审美现代性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俞吾金;;究竟如何理解尼采的话“上帝死了”?[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静韬;我看尼采[N];北京日报;2001年
2 刘自立;尼采死了 尼采百岁[N];团结报;2000年
3 杨立华;尼采的缰索[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唐小兵;尼采 留下瘦弱的背影[N];东方早报;2005年
5 雅平;尼采:一个应该被超越的伟人[N];中国邮政报;2007年
6 宗和;尼采并非死于梅毒[N];深圳商报;2003年
7 杨立华;尼采的缰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8 王岳川;思想史上的“尼采症候”[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李士勋;百年之后说尼采[N];文艺报;2000年
10 驻慕尼黑记者 吴筠;德公司瞄上尼采墓地下煤矿[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范昀;审美与正义[D];浙江大学;2008年
3 宋宝珍;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4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5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6 董燕;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7 黄轶;苏曼殊文学论[D];山东大学;2005年
8 杨建国;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雅各布森诗学[D];南京大学;2011年
9 宗成河;早期尼采的政治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桃;尼采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邹玲;《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纪波;论席勒对莱辛人性论的超越与发展[D];云南大学;2010年
4 谷鹏飞;艺术何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慧;席勒审美现代性思想成因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李文波;席勒“游戏冲动”的三种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繁华;席勒的人文理想[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徐廷廷;席勒的“完人”概念[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赵明;席勒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祁琪;席勒美育思想中的“自由”观念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98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