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嵇康——试论嵇康美学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9-07-14 12:53
【摘要】:嵇康美学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学说,蕴涵着朴素但却极为丰富的生态智慧。嵇康美学在具体的言说形态上既有抽象的玄思,也有具体的感悟,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但最终指向都是人之生命的充盈与和谐。"和"是嵇康美学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言与行、情与理的全面的生态和谐是嵇康美学的最高追求。对自然的诗意化观照和体验,对主体性和人之本性的彰显,对生命的认同和热爱,对人生和现实的超越,是嵇康美学最富有生态智慧的部分。
[Abstract]:Ji Kang's aesthetics is a kind of thought theory that respects nature and life, which contains simple but rich ecological wisdom. Ji Kang's aesthetics has both abstract metaphysics and concrete feelings in the concrete speech form, which has reached the organic unity of sensibility and reason, but the final direction is the filling and harmony of human life. "he" is the concise expression of Ji Kang's aesthetic ecological wisdom. The highest pursuit of Ji Kang's aesthetics is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man, man and society, body and heart, words and deeds, emotion and reason. The poetic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nature, the manifesta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human natur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love of life,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life and reality are the most intelligent parts of Ji Kang's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研究”(09CZW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思想研究”(06JJD75011-44009)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金仁义,张静;东晋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金仁义;东晋南朝国婚之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中的名教观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傅刚;从《文选》选赋看萧统的赋文学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姚宏杰;关于道武帝早年身世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葛晓音;;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金家诗;河陇士人与鲜卑族文化转型[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9 孙光;竹林七贤与魏晋玄学思潮[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10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胡建次;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绣柏;近代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许晓晴;中古隐逸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建国;东晋南迁士族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萍;张华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勇茂;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若干问题[D];西北大学;2000年

4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秀红;《世说新语》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正海;魏晋自然观与山水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程明;试论南朝皇室与士族在文学上的互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容;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及其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建成;刘孝标《世说注》考略[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王航;论王弼人性论中儒道合流的特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强;;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中西自然观[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宋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自然美学辨析[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3 李启军;胡牧;;生态美学视阈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振纲;李娜;;走向荒野:天地之美的现代回归——罗尔斯顿的生态美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曹立倩;黄智宇;;浅析生态美学思想在当代社会城市人生存危机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6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曾繁仁;;试论生态审美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代迅;;审美态度的恰当性:中国当代美学的自然美[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3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6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8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9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西安:探讨人与环境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3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宁;嵇康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玉春;老子思想的生态美学解读及现代价值转换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14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14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