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古典美学研究应与当代美学研究相沟通

发布时间:2019-08-03 15:22
【摘要】:正 在文化变革的九十年代,古典美学研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当代美学研究的沟通将是深化古典美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古典美学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古代美学的理论材料,而要面对更丰富更活泼的美学发展现象,尤其是一些以物质形态存在并保留至今的古典美学材料,如建筑、雕塑、工艺品、服饰、家具等等,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创造经验。总结这些丰富而活泼的审美创造经验,会使我们感到古典美学理论的生命力,同时又感到它给当代美学的现实发展提供了理论材料和遗产的借鉴。我读过台湾美学家蒋黝先生《美的沉思》一书,就深深为该书丰富而生动的美学材料所吸引,同时又感到它
[Abstract]:In the 1990s, the study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should als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and the communication with contemporary aesthetic research will be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en the study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The study of classical aesthetics should not only be limited to the theoretical materials of ancient aesthetics, but should face more abundant and lively aesthetic development phenomena, especially some classical aesthetic materials, such as architecture, sculpture, handicrafts, clothing, furniture and so on, which exist in material form and retain up to now, which contain rich aesthetic creative experience. Summing up these rich and lively experience of aesthetic creation will make us feel the vitality of classical aesthetic theory, and at the same time feel that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materials and heritage reference for the realistic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When I read the book contemplation of Beauty by Mr. Jiang Yi, a Taiwanese aesthetician, I was deeply attracted to the rich and vivid aesthetic materials of the book, and at the same time felt i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途;“美起源于劳动”说异议——施昌东《“美”的探索》质疑之一[J];江汉论坛;1982年04期

2 彭修银;代茂堂;;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方法之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3 王宁;;王朝闻艺术辨证法的理论基础初探[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4 万志全;;《周易》美学研究三十年——现代、西化与未来[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高少锋;马克思对美学研究的重大贡献——浅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6 涵清;美学、文论与数学的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02期

7 周来祥;建国以来美学研究概观[J];文史哲;1984年05期

8 刘山镇;文章美学研究试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9 杨存昌,,李乾坤;山东省美学学会学术讨论会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张松辉;开拓美学研究的新天地——读潘显一《大美不言》[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观简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4 ;全国高校美学研究会选出新的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6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及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8 黄应全;;从美学研究看学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10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佩林;美学研究的“关键词”[N];学习时报;2010年

2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3 任雪;坚持美学研究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N];文艺报;2010年

4 齐峰;建构时代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6 汝信;美学也应关心民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马衍明;以新眼光打量美学经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汝信;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学论著[N];人民日报;2008年

9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董学文;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转向[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9 贾玮;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2 刘超;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裴昌胜;道家自然范畴的美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李斌;马尔库塞美学的生存论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李黎;《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唐圣;论美学与哲学的边界[D];新疆大学;2007年

7 李华强;走向美的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9 高波;论美学研究的现象学视角[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索浩峰;美学艺术主义批判[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2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22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a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