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西传统与毛泽东的文艺本质论

发布时间:2019-08-29 10:08
【摘要】:艺术究竟属于“认知-真理”系统,还是属于“价值-感情”领域?毛泽东的文艺本质论是否只是将文学艺术仅仅当作人类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认知形式?文章在对欧洲传统的认识论的艺术本质论,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本质论,毛泽东的文艺本质论进行分析论证后明确指出:将艺术简单地归入认识论,把艺术仅仅当作对世界的认知形式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毛泽东也并不只是在认识论的框架中观察艺术现象,相反,他对艺术本质的看法倒是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理论,更符合文学艺术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瑞亭;美与刺[J];文艺研究;1980年01期

2 张怀久;偶然事件和文学典型[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3 凌焕新;“陪衬”说质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常根荣;“从属论”应当破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刘家骥;文体浅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王平;“心理现实主义”与“感伤人道主义”的结合——评《在冰山里》及其他[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7 费秉勋;读者的形象思维[J];齐鲁学刊;1980年01期

8 陆永品;《庄子》与现实主义问题[J];齐鲁学刊;1980年04期

9 陈宝云;关于歌颂与暴露的断想[J];齐鲁学刊;1980年04期

10 刘云柏;三个对立面的矛盾确实存在[J];齐鲁学刊;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昭武;;对酗酒问题的思考[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瞿明安;;城市化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生活的影响[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3 刘平;;活要活得健康些[A];充分利用老龄人才资源为科教兴国做贡献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季恒铨;徐幼军;亓艳萍;;试论新时期的新词语[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5 谢清风;;鲁迅审稿思想浅探[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6 王天杞;;福州满族婚俗[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7 蓝达居;;霞浦县畲族节俗述议[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黄天柱;;崇武造船与航海民俗摭拾[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9 徐锦华;;社会音乐问题刍议[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姚锡良;;书刊编辑与客体间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特征[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仁林;志在法理[N];北京日报;2000年

2 驻广东记者 简文;小剧场戏剧崭露头角[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何家弘;声讨家庭暴力[N];中国质量报;2000年

4 程雁雷;法的工具性价值与伦理性价值[N];光明日报;2000年

5 ;陈德述认为:孔子思想主要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来的[N];光明日报;2000年

6 虞和平;再谈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7 涿化 陈德军;健身先要健心[N];河北日报;2000年

8 安劳;票务在线进入社会生活[N];科技日报;2000年

9 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丁厚德;用科技增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之福[N];科学时报;2000年

10 姜岩;美强强联手设计“永不出错”的软件[N];科学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范南;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树芹;唐代涉医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林广志;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翟岩;制度变迁中的行动模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郑伟;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罚理念及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玲玲;清末民初上海市民的社会生活及社会观念变迁——兼谈大众文化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彭艳崇;当代中国村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周楠;监狱报与社会生活类综合报纸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华;技术创新的社会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5 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6 李连秀;隋唐五代时期下层妇女的社会生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雪萍;婢女与明代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甄静;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社会生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牛文琴;乡村雇工及其社会生活初探[D];山西大学;2004年

10 王晓玲;试论女巫与唐代社会生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30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30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