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现代性的审美救赎——西方审美现代性诸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28 16:14
【摘要】:西方审美现代性与理性现代性既依赖又对立,是现代性内部的自我协调、校正和补充。审美现代性从现代性中分化出来,它在批判理性现代性的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发挥了超越性的救赎作用,但其局限也不容忽视。概括归结西方审美现代性的概念、分期、特征、超越功能及其局限,有助于深入地认识西方审美现代性。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性视阈中的西方艺术思潮”(11BAO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郑小霞;;从抽象理性批判到资本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现代性诊断的批判与超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8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阮雪琴;;浅析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清;;从政治体制文化角度看中国政治发展[A];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C];2003年

2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3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郭延成;;佛教中观哲学与中华民族科技创新——兼及李约瑟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7 李道刚;;中国传统人权观念再探——一个比较法文化的视角[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谢永康;;“天才”的出场——国外阿多尔诺哲学研究述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向阳;;审美功利主义的现代性反思[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李瑞瑞;;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孟庆坤;;论酒神精神的审美救赎功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徐蔚;;康德美学的审美救赎之途[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5 朱来章;;审美救赎:现代审美文化形态中的乌托邦[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叶世祥;审美救赎论:从“人生的艺术化”到“审美化生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翁再红;;从理论反思走向艺术实践——本雅明“审美救赎”思想解读[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郭春明;;艺术对抗异化——阿多诺的审美救赎之路与现代主义的终结[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赵卫东;;无法完成的现代性:审美救赎理想的消解与时代终结[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0 周文杰;;游戏与审美救赎:马克思美学的当代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翁再红;本雅明审美救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李文波;席勒“游戏冲动”的三种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蒋虹;论刘小枫早期美学思考与转向[D];中南大学;2007年

4 单峥;马克斯·韦伯的文化社会学对卢卡奇美学思想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0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30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0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