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美育场域的现代建构
发布时间:2020-06-30 02:34
【摘要】:审美教育作为美学的一种实践性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少数民族审美教育作为我国审美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生态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怒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审美教育与民族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动和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在美学的视域中,怒族地区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和美育场所,构成了自己独特的美育场域。本文以怒族的美育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现代转型中面临的困境、以及怒族美育场域的现代建构问题。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综述、选题价值及研究思路、方法。第二部分,论述了怒族传统的美育场域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一些怒族特有的美育场所。同时论述了由于怒族的学校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在怒族传统美育场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第三部分,论述了怒族美育场域中的那些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的审美教育意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怒族美育场域的个体功能,二是怒族美育场域的社会功能,三是怒族美育场域的现代价值。第四部分,论述了在时代背景下,怒族美育场域面临着外来冲击,发生了一些变迁,细述了变迁的原因与所受到的制约。第五部分,考虑到怒族美育场域的功用,针对怒族美育场域发生的变迁以及当下面临的困境,叙述了怒族美育场域的现代建构。像以怒族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受原始宗教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其文化内核而言,它是一种巫术文化。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原始宗教对一个民族的影响越来越小了,但在它的宗教文化当中,许多重要的文化资源被流传了下来,而且我们也十分重视民族审美文化这部分的现代价值。从论文的研究目标即怒族美育场域的现代建构这个角度来讲,希望能够根据当下民族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旅游业等的需求,建构起一个审美场域。这不仅能够更好的把民族审美文化资源运用到今天的民族审美教育当中,而且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本文也是努力地从这些方面着手,希望能够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到一点作用,做出一点点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3-0
本文编号:2734726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金华;;文化场域与生态民族学[J];河西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程世岳;叶飞霞;;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J];天津电大学报;2014年01期
3 谭丽亚;陈海宏;;怒族神歌中的和谐思想及其社会功能[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娜拉;;场域视角下民族教育文化相关性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5 卢德生;;民族地区村寨社区教育的实践逻辑[J];职教论坛;2012年12期
6 曾繁仁;;试论生态审美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莉;;全球场域中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8 龚丽娟;;民族艺术美育的生发路径[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王世枚;;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自觉[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赵沛曦;;试论怒族民间文学中的原始宇宙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2734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73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