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即经验”到“桥梁”意向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罗宁;;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美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彭锋;;中西美学中的虚与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王泽庆;;全媒体时代的审美理想变迁[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6 支运波;;杜威的生态审美思想[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7 魏建华;;偶然性与哲学问题的现代转向——以杜威偶然性思想为基础[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8 朱光明;陈向明;;教育叙述探究与现象学研究之比较——以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9 司红玉;;健身气功的现象学美学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朱媛;;试论身体美学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意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潘欣敏;;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刘谦“魔术热”现象思考[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万娜;;现代性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晓欣;;公私之辩——基于个人与社会关系视角的普遍叙事[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秀艳;真理观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11年
9 高来源;论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吕建秋;“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的设计艺术体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晓艳;教育叙事文本的分析与解读[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史修竹;五味调和的审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袁荣蓉;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朝晖;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危机与重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迎环;人之解放——杜威教育哲学的批判性旨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湛;何阿珠;;从实用主义角度论证通俗艺术的美学合法性——舒斯特曼对通俗艺术之再定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吕宏波;;杜威实用主义美学与“审美无利害”原则[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袁芳;;现代社会审美观——有感于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J];文教资料;2010年20期
4 杨家才;;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5 李媛媛;;杜威“艺术即经验”思想对当代“艺术定义”难题的启示[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6 张再林;李军学;;论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思想——兼论中国古典身体美学研究[J];世界哲学;2011年06期
7 马庆红;;从出世到入世——从先验主义到新实用主义中美的哲学[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8 毛崇杰;;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上)[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毛崇杰;;杜威的社会历史的文学思想——实用主义美学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耿波;;审美文化的自由历程与价值反思[J];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媛媛;开辟艺术向生活回归的前景[N];文艺报;2010年
2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3 北京大学 彭锋;美学在多样性中重新定向[N];光明日报;2010年
4 美 理查德·舒斯特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科林 翻译;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水香;《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与美国分析美学[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德超;论舒斯特曼的通俗艺术观[D];辽宁大学;2011年
2 姚力;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艺术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肖娜;反思的身体与审美的生活[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雯;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10年
5 孟凡生;美学的回归之路[D];鲁东大学;2013年
6 李婷;舒斯特曼身体美学思想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学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8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倪美蓉;理查德·舒斯特曼的通俗艺术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引;舒斯特曼通俗艺术理论及其启示[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40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74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