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1:19
【摘要】: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神经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精神分析理论已广泛渗透到诸多学科领域。精神分析学美学流派是20世纪最具世界影响的西方现代美学流派之一。精神分析学理论具有其思想背景与理论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包括布鲁尔和夏尔科的变态心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赫尔姆霍兹学派的能量学说。哲学前提则是莱布尼兹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限理论、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1895《癔症研究》一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运动的正式开始。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提出所谓“分析心理学”,阿德勒则提出了“个体心理学”,弗罗姆、霍尼将精神分析学发展成一种“新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以无意识理论为核心,从心理结构理论衍生出人格结构学说、心理动力观和梦的理论等。人类心理活动存在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种状态。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无意识的本能是人的行为动机和产生原因。人的本能分为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人的性本能背后的动机性源泉称为力必多。力必多是一种心理能,特别是性本能。弗洛伊德梦的理论认为,梦所表现的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梦的内容分为“显现内容”与“潜在思想”两部分。梦有“压缩”、“移置”、“表现手段”和“二次加工”四种作用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力必多是审美创造的动力。艺术的本质在于艺术家被压抑的性本能欲望的“升华”。艺术家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的创作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经过升华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释放。文艺的功能就是一种补偿作用,这种文学艺术的“泛性论”无限地扩大了性本能在生活和文学艺术中的作用,忽视人的社会性及作家、作品的社会因素,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文艺的本质。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其“力必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恋父)情结是审美表现的永恒主题。人的童年的性本能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影响。人生下来就具有某种欲望或性冲动,这就是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主要内容。弗洛伊德认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三部巨著: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卓夫兄弟》,都表现了弑父这同一个主题。弑父的共同动机是为了争夺亲近自己的女人。人类“无意识”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是艺术家创作冲动的根源。这种恋父恋母情结,就必然要成为审美表现的重要内容。俄狄浦斯情结说对西方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若是把它当作一种绝对的普遍规律用于审美创造、艺术表现和文学批评,则是极为错误的。 弗洛伊德把作家与梦幻者相提并论,认为白日梦是艺术家的审美创造的活动方式。他把作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接收现成的材料;另一种则是创造自己的材料。创造性作家富于想象力、创造力。文学艺术与梦相类似,它们都是无意识欲望获得满足的一种形式。文学艺术只不过是无意识欲望或者说是性的一种象征,一种作家的“白日梦”而已。什么是白日梦?白日梦就是幻想。艺术是游戏的代替物,其中寄托着人的愿望与幻想。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时曾经做过的游戏的继续。成年人不再做游戏了,就用幻想和文艺创作来替代。文艺创作与梦类似,都是人的某种愿望的满足和幻想的表达。文学艺术与梦在表达方式上都具有意象性或者说形象性。梦的显示过程与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具有较大相似性。梦的结构形式与艺术作品的结构也颇具相似之处。 绝大多数的梦都是经过改变和化装的。改装与幻化是艺术创造的基本方法。在梦的理论中,弗洛伊德谈到“梦的改装”问题。当人们对梦中所反映的愿望存在一种疑虑的时候,就会使这个愿望加以改装,然后以新的形式出现。由于这一改装,就像给梦蒙上了一层面纱,掩盖了梦的真正意义。同样道理,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也给“白日梦”蒙上了一层面纱,进行了改装和幻化。幻化包括幻想和为表现这个幻想所进行的外化两方面活动。人的种种幻想大多与过去的行为思想紧密相关。艺术的幻化源于人类的上述幻化。艺术家如同精神病者,其某种本能需要曾受压抑,为了宣泄和满足这种需要,艺术家从现实进入幻想世界。艺术创作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家是产生者,其生产的原料就是潜意识、梦、性爱或幻想。如果说文艺是一种再现、表现的话,那么其再现或表现的东西也就是这种心理结构。艺术家与一般梦幻者的区别在于他长于以艺术这种方式来传达幻想与梦想,一般人只仅仅是梦想、幻想而已。 弗洛伊德对审美、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对现当代美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重视文艺的审美经验,注重创作心理的描述,对艺术思维的研究比以前更细致、更具体、更有科学意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也存在极大的历史局限性。他将美和美感的本质归结为力必多这一唯一因素,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能,认为人的被压抑的欲望是艺术的根源和本质,艺术只不过是艺术家一种特殊幻想和想象的创造。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性欲望当作艺术的主题,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重大影响。这是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根本对立的一种唯心论美学观。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69
本文编号:2786375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6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千慧;弗洛伊德与荣格艺术观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梦月;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视角下的《村子》[D];安徽大学;2010年
3 李艳婷;李骏虎小说中的人性叙述[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昱;消费时代都市人群视觉审美的特性及其成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卢玮玮;陆游诗词梦意象的美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6 徐丽媛;娱乐新闻侵害隐私权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6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78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