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祛魅到返魅:现代性困境的审美救赎

发布时间:2020-08-17 08:36
【摘要】:“祛魅”是马克斯·韦伯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的核心概念,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性转型,社会生活的理性化和制度的理性化导致世界的“祛魅”。随着理性发展到极端引发理性的暴政,形成工具理性之“魅”并催生出西方现代文明的诸多矛盾:摧毁了“目的论式的世界秩序”,摧毁了前现代人们信奉的唯一必然之神,人们的生活分裂成了两个截然区分的领域: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二者遵循着不同的原则。因为审美现代性是沿着启蒙现代性相反的道路走的,所以本文以“祛魅”为切入点,力图揭示西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困境,并从审美的角度阐释“审美现代性”作为价值理性的救赎,可以把人们从工具理性的暴政;即工具理性之“魅”中解放出来,实现审美的“返魅”,审美现代性将对立于传统、对立于启蒙现代性以及他自身。笔者将沿着审美现代性作为对工具理性之“魅”的救赎这一主题,以“祛魅”为核心概念,第一章追溯祛魅的内涵、产生语境以及祛魅带来的后果。第二章承前启后;把魔力从世界中排除的合理化道路就是一个祛魅的世界,理性发展到极端成为新的工具理性之“魅”,因此需要祛除工具理性之“魅”。沿着这一思路,由于合理化进程中的价值领域分化,导致了一个诸神纷争、意义混乱的时代。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韦伯看到了现代性的根本困境:文化的合理化带导致意义的丧失,社会的合理化导致自由的丧失,一副压抑的现代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也是启蒙以来现代性的根本困境,工具理性肆虐,世界已经祛魅……这样一来,审美现代性作为“价值理性”的救赎,可以把人们从工具理性之“魅”中解放出来,审美救赎论正是在现代性危机背景下勃兴的。沿着审美救赎理论在学术史上的发展之路,第三章将具体展开论述。宗教没落后,韦伯看到了艺术的技救赎功能:由于艺术逐步走向了自律,它便获得了承担世俗救赎功能的前提。作为价值领域重要维度的艺术,以它独特的感性形式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性和颠覆性,更有可能将人们从工具理性规训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接下来,论述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主要继承了韦伯用艺术拯救的路径,彻底批判由理性异化所导致的西方现代文明的诸多矛盾,同时赋予现代美学与艺术同启蒙现代性相对抗的巨大能量,这也是“返魅”的关键一步。再到走向日常生活美学的救赎:虽然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导致审美现代性凸显出媚俗面相,但是日常生活的反抗论认为:在日常生活的内部隐藏着艺术的、反思的、批判性的因素,涌动着变革的潜流,不需要求助于外,并反对对日常生活做出完全否定的评价。因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提出意味着:用审美的方式对日常生活做出改变、从而超越日常性。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有着变革人的存在方式、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继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救赎之后,自然美学的“返魅”也是通往审美的救赎之路的关键一步。由于世界的“祛魅”,人与自然处于冲突之中,所以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达到世界的“返魅”,才能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境之中。新的美学的诞生正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破产为前提的,克制自己控制万物的霸权心态,学会对大自然保持敬畏和谦卑,以人物平等为基础重建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甚至让人重新融入自然界的莺飞草长中,试图复归于自然,从而实现自然的“返魅”,这是重建一种自然美学的理论基础。最后一章论述马克思实践美学的正确性:以上的审美救赎或者过分强调审美的认识功能,使得审美救赎之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面前显得微弱无力;或者审美逐步走向世俗化、凸显出媚俗面相,使得审美的救赎功能逐步削弱。所以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性本身的困境。马克思实践基础上的审美“返魅”意味着:美学更加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与人类解放密切相关,直指人的自由问题,自然美学的合理之处也被吸收进来,审美救赎的愿景也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人能够诗意地、自由地栖居在大地上。因此,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后,他看到了审美救赎功能的真正实现必须是:无产阶级必须摧毁资产阶级并从异化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审美现代性的美好愿景,绝不仅仅是在精神思辨领域,而是要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变革社会机制、人在自由劳动中实现审美的“返魅”,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得到了全面自由的发展,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载国;;语文教育的祛魅、返魅与增魅——读张悦老师《新教育语文课堂:哲学的解释》[J];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07期

2 岛子;;王清州的自然返魅[J];艺术品鉴;2017年04期

3 张康之;;论社会治理体系“返魅”的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4 薛琳芳;;漫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返魅”之旅[J];大众文艺;2019年04期

5 陈大伟;;教育科研的"返魅"和"祛魅"[J];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16期

6 陈大伟;;教育科研的“返魅”和“祛魅”[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4期

7 何雪莲;;规范与道德的联盟:道德教育的返魅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7期

8 岛子;返魅的空间:自治的性别与身体[J];东方艺术;1997年02期

9 项贤明;;论大学的祛魅及返魅的可能[J];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10 丁奇;李利;;“失魅中的返魅”——寻常景观认知及其自反性思考[J];建筑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西华;;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返魅世界观[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孙辉;;返魅的前奏——罗伯-格里耶创作的生态美学意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真学课堂”教学体系的架构与实践[A];2015年江苏省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研讨活动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高海涛;工业叙事与文化返魅的写作[N];中国艺术报;2012年

2 李婧婧;《云中记》:返魅的书写与有为的文学[N];北京日报;2019年

3 孔范今;祛蔽返魅 走向中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名誉主编 姜奇平;活的组织与死的机械[N];财经时报;2008年

5 ;视而非见——卢甫圣艺术展[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红炜;从祛魅到返魅:现代性困境的审美救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陆秋子;中式建构精神:当代中式建筑的返魅设计理论[D];厦门大学;2014年

3 袁鸿蕙;论20世纪艺术的“返魅”倾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许世长;建设性后现代“返魅”的科学观[D];渤海大学;2017年

5 杨喜军;一个宽阔而神秘的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扬;技术返魅与人的存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巧慧;自然返魅之追思[D];重庆大学;2005年

8 黄芳;论动物权利思想的演进[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高健鑫;科技危机的形成与消解[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孔志杰;从祛魅到返魅:语文教学的转变[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5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795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