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试论吕胜中剪纸艺术的简约之美

发布时间:2020-12-30 22:19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对艺术的追求和诠释。吕胜中是一位著名的现代剪纸艺术家。简约剪纸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原生态”剪纸时期——简约之美形成的萌芽时期;“新象征主义”剪纸时期——简约之美的形成时期;“观念主义”剪纸时期——简约之美的成熟时期。吕胜中剪纸艺术的简约之美在作品形式上具体从造型、色彩、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在造型方面:吕胜中的剪纸艺术成熟以后,确定的剪纸符号是蛙形“小红人”,“小红人”造型高度概括,不做任何细部结构上的刻画,以抽象的平面形式出现,选择使用“蛙”跳跃的前一刻钟,使得整个的造型都极具张力和生命力。在色彩方面:作品多数属于单色作品,喜用红、黑、白。喜欢使用单一简约的色彩传达最具有代表性和强烈震撼力的剪纸作品。吕胜中之所以选择单一的红色作为他剪纸艺术的最具代表性的表达语言,也与吕胜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空间方面:因受到西方观念主义的影响,在作品空间上从剪纸的二维表现空间转换到三维空间,将“小红人”从单纯的画面形式,转换到于观众更加接近的,使观众可以参与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把作品空间...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试论吕胜中剪纸艺术的简约之美


《细脖子娃娃》

剪纸,萌芽时期,原生态,风格


没有得到最完美的结合,剪出的剪纸作品好像丢了魂,没有了神奇的力量滋味。吕胜中陷入了深思,乡土中蕴含着这么多宝贵的东西,应该如何去在无数个深夜都在经受着没有烟火但万分激昂的思想斗争,终于有一天他白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着的博大与深厚,他抛开尽最大努力让心手合一,沉浸于创作中。《小红人的故事》一书中,剪纸抓髻娃娃的风格特征整体都于民间“原生,总体来说呈现的特征是:每一个抓髻娃娃都具有粗狂豪放的外形于线条和装饰,非常耐人寻味。《细脖子娃娃》(如图 1-1)头顶着莲花,高举双手》(如图 1-2)形态胖嘟嘟,圆乎乎的小脸儿,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儿。

剪纸艺术,剪纸


图 1-4《小红人》吕胜中的剪纸艺术发展历程同样受到“八五新潮”新文化的冲击,致力于追艺术的创造性,一直在探索带有明显个性化和风格特征的剪纸符号。吕胜中从未对于剪纸抓髻娃娃的探索,上课时剪下课时还在剪,并且尝试使用大量不同的材仅使用红色的剪纸,还尝试使用金银箔纸片、报纸、花花绿绿的烟盒。在这期间了多种剪裁方式,包括撕、压、印、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在吕胜中剪刀娃娃的外形开始走向纯粹与简约,仿佛从传统民间剪纸中得到了质的升华,使他艺术回归到了最开始的地方——剪纸艺术的本源。吕胜中发现越是简单的剪纸造艺术创作增加了难度,经过持续不断的修正与探索,从“原生态”剪纸的《笑面《细脖子娃娃》等等经过长时间的提炼与概括,最终吕胜中的抓髻娃娃终于形成固定的图示:一个红色娃娃扑面而来,正面呈对称的造型,两条胳膊对称张开,壮的双腿对称岔开,还有一个圆润硕大的脑袋,从外观上看呈蛙形。吕胜中选择跃前的瞬间动作作为“小红人”的造型,天然舒展对称,极富生命力。吕胜中选前那一瞬间动态,使用简约单纯的平面造型,给人以庄重威严的体会。这样一个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小红人”(如图 1-4)诞生了!它是吕胜中经过长期的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艺的现状与未来[J]. 张道一.  美术观察. 1997(02)
[2]民间传统的现代蜕变——吕胜中的艺术创作[J]. 刘骁纯.  美术研究. 1991(04)
[3]灵魂:分离与回归——吕胜中剪纸艺术《招魂》展走笔[J]. 翟墨.  中国文化. 1991(02)

硕士论文
[1]吕胜中剪纸艺术研究[D]. 施淳.湖北美术学院 2017
[2]中国民间美术的当代理念表达[D]. 王新凤.曲阜师范大学 2011
[3]原始与现代[D]. 熊胜利.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48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48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