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视野中的中华美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1-01-23 07:54
习近平在关于文艺与文化的重要论述中,多次涉及到"中华文化精神""中国人审美追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立足文化的视野与高度来探求如何继承中华美学的精神品质与传统价值,如何再现和重塑中华美学的魅力,从而实现精神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统一。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何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华美学精神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在当下市场化的时代语境中,复兴中华美学精神就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审美风范",而不能"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唯有如此,中华文化才可以真正影响、引领、矫正、提升人民的审美修养与文化品位,新时代的中华文化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20,(0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文化要“追求真善美”,不能“去思想化”
二、中华文化要有“批评精神”,不能“去价值化”
三、中华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不能“去历史化”
四、中华文化要“坚持洋为中用”,不能“去中国化”
五、中华文化要弘扬“主旋律”,不能“去主流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J]. 习近平. 党建. 2016(12)
[2]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创造性转化[J]. 彭立勋. 美与时代(下). 2015(02)
[3]迷失与偏至:当下文学批评的精神缺失透视[J]. 原鹏. 中州大学学报. 2014(03)
[4]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和传播中的“去历史化”倾向及成因[J]. 黄丽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5]现实主义文艺思想观照下的“网络文学”[J]. 姜春.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0(05)
[6]文学批评的困境与作为[J]. 夏洁. 学术探索. 2006(05)
[7]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J]. 童庆炳. 文艺争鸣. 2005(03)
[8]人类纪的文学使命:修补精神圈[J]. 鲁枢元.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本文编号:2994852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下). 2020,(0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华文化要“追求真善美”,不能“去思想化”
二、中华文化要有“批评精神”,不能“去价值化”
三、中华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不能“去历史化”
四、中华文化要“坚持洋为中用”,不能“去中国化”
五、中华文化要弘扬“主旋律”,不能“去主流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J]. 习近平. 党建. 2016(12)
[2]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及其创造性转化[J]. 彭立勋. 美与时代(下). 2015(02)
[3]迷失与偏至:当下文学批评的精神缺失透视[J]. 原鹏. 中州大学学报. 2014(03)
[4]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和传播中的“去历史化”倾向及成因[J]. 黄丽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5]现实主义文艺思想观照下的“网络文学”[J]. 姜春.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0(05)
[6]文学批评的困境与作为[J]. 夏洁. 学术探索. 2006(05)
[7]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J]. 童庆炳. 文艺争鸣. 2005(03)
[8]人类纪的文学使命:修补精神圈[J]. 鲁枢元.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本文编号:2994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9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