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邮轮导识系统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8 07:02
  随着邮轮旅游业的不断兴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邮轮的特别体验吸引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导识系统作为邮轮旅游体验中的引导环节,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游客的邮轮体验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尝试从游客的认知特点入手,以邮轮空间环境为载体,结合导识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探讨用户认知在邮轮导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为相关的设计与研究提供思路。结合邮轮导识系统设计的研究范畴,深入融入认知心理学理论所要表达的观点。分析了认知的结构、过程、功能以及信息加工的方法。并对注意的三种选择模型、知觉的加工方法以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视觉表象的理论、视觉的短时记忆理论、复述以及记忆中图形信息的提取理论进行剖析。对邮轮导识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对用户的构成、认知需求以及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邮轮导识系统在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设计构想。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邮轮导识系统设计中的引导模式探讨,考虑人的视觉加工的习惯,并分析用户的个体认知差异,研究其因素对于邮轮导识系统设计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应用策略,为后续邮轮用户引导方式的研究奠定基础。邮轮导识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归纳分析,包括邮轮导识系统的...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邮轮导识系统设计研究


国内现有船只墙体导识牌设计

流程图,信息处理模型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远的影响(Atkinson&Shiflrin,1968)[25]。信息处理方法的核心思想是,认知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系统(即我们,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的思想)中信息的传递(我们所看,听,读,思)的过程。研究者常常认为信息在处理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处理阶段(被收集,存储,记录,转换,提取和传输)并存储在特定位置。因此,这种范式的目标之一是确定阶段和存储位置以及它们的工作方式。还有其他的假设支撑信息处理研究方法。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具有彼此联系的认知导识系统。众所周知,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如不同的注意力,记忆的宽度,应试图找出这些不同的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解释个人如何使用它们来解决特定的认知任务。就像把人比作电脑一样,人们可以通过对诸如字母,数字,命题或场景等符号进行一些心算来展现出许多惊人的认知技能。因此,信息以符号的形式存储,并且其编码和存储的方式可以对将来是否可以容易地使用(例如,当我们想要回忆某些信息或使用它们某种程度上来说)。图2.1显示了一个多用途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存储器,信息被保留以供将来使用,每个步骤会把不同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存储。在信息处理的一开始就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过程,比如检测和识别其他过程,如记录和检索,记忆处理,推理和概念形成等过程,以及新的组合方式。在这个模型中,框代表存储,箭头代表加工过程(有时人们将信息处理模型称为认知“方框箭头”模型)。简而言之,这个模型最适合于计算机科学家所称的流程图,它代表了系统中的信息流。图2.1典型的信息处理模型信息处理的传统根植于结构主义。学术性的结构主义倡导者试图确定认知过程中使

模型图,模板匹配,模型,原型


第2章认知心理学理概念及理论概述13拷贝,称为模板。这些复制品是过去人们形成的,与外部模型有一一对应关系。当人的感官受到外界信息的刺激时,刺激信息会被记忆中的模板相对比;然后,确定模板以最好地匹配刺激。如果两者匹配得最好,那么它的模式就已经确定了。因为每个模板都有意义并且与其他信息相关联,所以被识别的模式被解释或处理。所以,被识别的模式就被会进一步的处理解释,这种阶段的信息加工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2.7模板匹配模型(2)原型匹配模型针对模板的不足,研究人员提出了原型。该模型指出,原型不是特定模型的内部复制品,而是一类对象的内部表示,也就是所有类型或类别的个体的泛化,这反映了一类对象的共同基本特征[31]。例如,具有两个翼的长管可以用作各种外观的各种飞机的原型。因此原型理论是指人在识别某个模式的步骤里,外界的次信息刺激能当做所有飞机的原型,原因是原型可以描述这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这类对比无需过于严格的匹配原则,只要类似或者相近就可以完成识别。只需刺激和其中的某一个原型类似匹配,刺激则能够涵盖在原型的特征范围里,而得到识别。在这个识别过程中,即使某个类别的个体在外观,尺寸等方面有差异,也可以匹配原型进行识别。这就说明一旦有对应的模型,则能够识别新的陌生的模式,则原型匹配模型非但能够减少容量负担,还能让人们更加灵活的识别模式,适应不熟悉的环境的变化(图2.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视觉设计格式与文化内涵——以木心美术馆视觉引导系统设计为例[J]. 毛舒.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10)
[2]咸阳市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研究[J]. 李玲,原志华,张波.  科技风. 2017(05)
[3]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研究[J]. 李小燕.  图书馆学刊. 2016(07)
[4]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研究[J]. 张慧,王淮梁.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4(04)
[5]简约至上,真情关怀——谈适宜老年人的标识导向设计[J]. 李明辉.  美与时代(上). 2012(09)
[6]商业空间导识系统设计的识别性问题分析[J]. 郑雅慧,王一平.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02)
[7]体验认知教学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的运用[J]. 徐建霞.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1)
[8]基于“识别”和“行为”需求的旅游景区无障碍导识系统设计研究[J]. 梁雪松.  装饰. 2012(03)
[9]城市中视觉导识设计的重要性[J]. 张楚梵.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04)
[10]对中国城市公共导向系统设计的思考[J]. 李秀梅,王忠.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36)

博士论文
[1]基于认知思维的产品意象造型智能设计[D]. 张书涛.兰州理工大学 2014
[2]基于产品符号认知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吴志军.江南大学 2011
[3]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D]. 孔键.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动态图形技术在数据新闻中的应用研究[D]. 郭琳.浙江工业大学 2016
[2]海南三亚市步行街室外导示系统设计[D]. 杨雅霓.昆明理工大学 2015
[3]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导识系统的通用设计研究[D]. 傅文涛.浙江理工大学 2015
[4]城市地铁导识系统设计初探[D]. 张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5]导识系统设计与受众认知方式的关联性研究[D]. 李佳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2
[6]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的研究[D]. 朱文倩.山东农业大学 2012
[7]山地城市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可达性研究[D]. 范宏涛.重庆大学 2012
[8]界面中的图形设计与认知研究[D]. 刘石佳.浙江大学 2010
[9]导示设计的视觉识别性研究[D]. 韩雷.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0]导向图形符号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朱丹丹.苏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23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23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