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认知心理特点的绘本视觉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12:40
伴随儿童的成长过程,儿童绘本必不可少,它是包含文学和艺术的综合艺术门类。儿童绘本不仅能够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还可以为他们打开自由的窗户,最大限度地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从出生到成熟期间是身心成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最具塑造性的阶段,备受社会各界儿童类专家学者的关注,这意味着儿童绘本应朝着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做到为儿童设计。由于儿童在思维方式与行为特点等方面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以成人的视角设计绘本难以让儿童理解和喜欢,本文从儿童认知心理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与行为方式,为儿童设计属于他们的绘本书籍。本文运用了实证分析法,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绘本的视觉语言,并提出儿童绘本的创作观点。本课题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分别对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对儿童绘本的概况进行阐述,其中包括绘本与其他图画书的区别、儿童绘本的定义与阅读价值,以及国内儿童绘本的swot分析与国外儿童绘本值得借鉴的地方,本章通过对儿童绘本概念的了解,可以从真正意义上确定我国儿童绘本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从儿童认知心理特点出发,分析儿...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疯狂星期二》
或是其他工具的作用,有合理的逻辑推理。比如汤米·温格尔的作品《月亮先生》(图4-1),讲述月亮先生在太空中感到孤独,偷偷降落人间玩耍,却不小心被警察抓进了监狱。月亮先生如何逃出监狱成为了故事的高潮,虽然故事情节是想象的,但符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科学规律,完美诠释了想象与逻辑并存的内容手法。如果只有所谓的“魔法万能”,缺乏一个缜密的逻辑关系,并不能满足儿童认知世界的好奇心,更不易打动人心。在儿童的世界里,一会跟玩具小动物搂搂抱抱,谈心讲话,一会儿却又把玩具丢来丢去,这时候如果大人跟他说:“不可以这样,小动物会痛哦!”他一定会以为大人已经疯了。儿童可以在幻想的世界里自由进出,而大人要么无法进入,要么假装进入却出不来,这种大人与小孩对待问题的差别,使得“大人出现幻想结束,大人消失幻想开始”成为绘本中现实和虚幻的过度方式之一。”比如玛莉·荷·艾斯的《在森林里》(图 4-2),当小男孩进入森林时,也进入了幻想世界。他与许多小动物相识并一起玩耍,当玩捉迷藏时,动物消失了,爸爸(大人)出现了,这代表一切回到了现实,戏剧性地传达了小男孩童真的内心世界。
《在森林里》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儿童本位观与绘本设计研究[D]. 孟亚楠.北京服装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071062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疯狂星期二》
或是其他工具的作用,有合理的逻辑推理。比如汤米·温格尔的作品《月亮先生》(图4-1),讲述月亮先生在太空中感到孤独,偷偷降落人间玩耍,却不小心被警察抓进了监狱。月亮先生如何逃出监狱成为了故事的高潮,虽然故事情节是想象的,但符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科学规律,完美诠释了想象与逻辑并存的内容手法。如果只有所谓的“魔法万能”,缺乏一个缜密的逻辑关系,并不能满足儿童认知世界的好奇心,更不易打动人心。在儿童的世界里,一会跟玩具小动物搂搂抱抱,谈心讲话,一会儿却又把玩具丢来丢去,这时候如果大人跟他说:“不可以这样,小动物会痛哦!”他一定会以为大人已经疯了。儿童可以在幻想的世界里自由进出,而大人要么无法进入,要么假装进入却出不来,这种大人与小孩对待问题的差别,使得“大人出现幻想结束,大人消失幻想开始”成为绘本中现实和虚幻的过度方式之一。”比如玛莉·荷·艾斯的《在森林里》(图 4-2),当小男孩进入森林时,也进入了幻想世界。他与许多小动物相识并一起玩耍,当玩捉迷藏时,动物消失了,爸爸(大人)出现了,这代表一切回到了现实,戏剧性地传达了小男孩童真的内心世界。
《在森林里》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儿童本位观与绘本设计研究[D]. 孟亚楠.北京服装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071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7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