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商业招幌艺术风格研究(1898-1949)
发布时间:2021-03-12 18:54
1898—1949年间的哈尔滨商业招幌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商业美术形式。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这座城市在国家政权较量中诞生,这期间各个国家的利益在此角逐,大量外国移民涌入,开设工厂,贸易往来,多国文化在哈尔滨交融碰撞,使哈尔滨这座城市形成了特有的多元文化,在这种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商业招幌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了独特的地域性和典型性。哈尔滨商业招幌形式多样,极富视觉特色,不但具有传统的中式商业招幌,还接纳了外侨所带来的外来商业招幌形制,外来形式与本土形式杂糅在这座铁路之城。在不断的综合与沉淀中形成了本土与外来相结合的招幌形式,呈现出了多种商业招幌并存的现象,表现出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1898—1949年间是哈尔滨商业招幌形式极为多样且具有艺术特色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商业招幌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美术文化构建,甚至对当今哈尔滨的城市特色化仍具有促进作用。在20世纪中外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下,本文以1898—1949年间哈尔滨商业招幌为研究对象,从美术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解析,本文采用了文献学、图像学等理论为指导,并结合文化地理学对招幌类型的成因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1论文研究的结构框架
-1哈尔滨19世纪中叶傅家甸和四家子相邻的饭店招幌Figure2-1-1FujiadianandSijiazirestaurantsigninHarbin营规模,一些小规模经营的粗饭铺门前,也可以看见高悬的粗饭幌子,可以看出
-2哈尔滨1902年分段招商、租买地号后中国大街招幌Figure2-2-2Harbincentralstreetshopsignin1902aftersegmentinvestment(三)东北沦陷与日式商业招幌的进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店铺门前的风景——从传统招幌到现代商业招牌的美学嬗变[J]. 肖龙.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6(04)
[2]中国传统招幌色彩语言的特征探析[J]. 张红颖,张宗登. 设计. 2013(06)
[3]钢铁铸造技术时代的设计风尚[J]. 肖龙,罗瑶.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2(02)
[4]商业店面设计中的“体宜”设计[J]. 杜玉彩.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5]葫芦招幌的象征意义分析[J]. 张文正. 东南传播. 2008(07)
[6]匾额文化初解[J]. 李艳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02)
[7]商品的个性化包装研究[J]. 崔涌,顾致农. 包装工程. 2007(08)
[8]牌匾用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J]. 范文嫣.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8)
[9]论中国古代的店堂装饰广告[J]. 杨海军. 广告研究(理论版). 2006(03)
[10]从招牌、幌子的流变看民俗的变异[J]. 张青. 民俗研究. 2006(01)
博士论文
[1]域外文化影响下的哈尔滨城市美术研究(1898-1945)[D]. 于冠超.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上海商业店招习俗流变[D]. 施钰.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
[2]传统招幌在当代商业设计中的价值研究[D]. 樊清熹.湖南工业大学 2010
[3]从艺术符号到审美意象的构建[D]. 宋春艳.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078808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1论文研究的结构框架
-1哈尔滨19世纪中叶傅家甸和四家子相邻的饭店招幌Figure2-1-1FujiadianandSijiazirestaurantsigninHarbin营规模,一些小规模经营的粗饭铺门前,也可以看见高悬的粗饭幌子,可以看出
-2哈尔滨1902年分段招商、租买地号后中国大街招幌Figure2-2-2Harbincentralstreetshopsignin1902aftersegmentinvestment(三)东北沦陷与日式商业招幌的进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店铺门前的风景——从传统招幌到现代商业招牌的美学嬗变[J]. 肖龙.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6(04)
[2]中国传统招幌色彩语言的特征探析[J]. 张红颖,张宗登. 设计. 2013(06)
[3]钢铁铸造技术时代的设计风尚[J]. 肖龙,罗瑶.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2(02)
[4]商业店面设计中的“体宜”设计[J]. 杜玉彩.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5]葫芦招幌的象征意义分析[J]. 张文正. 东南传播. 2008(07)
[6]匾额文化初解[J]. 李艳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02)
[7]商品的个性化包装研究[J]. 崔涌,顾致农. 包装工程. 2007(08)
[8]牌匾用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J]. 范文嫣.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8)
[9]论中国古代的店堂装饰广告[J]. 杨海军. 广告研究(理论版). 2006(03)
[10]从招牌、幌子的流变看民俗的变异[J]. 张青. 民俗研究. 2006(01)
博士论文
[1]域外文化影响下的哈尔滨城市美术研究(1898-1945)[D]. 于冠超.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上海商业店招习俗流变[D]. 施钰.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
[2]传统招幌在当代商业设计中的价值研究[D]. 樊清熹.湖南工业大学 2010
[3]从艺术符号到审美意象的构建[D]. 宋春艳.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078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7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