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思维差异的东西方陶艺审美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4 22:32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频繁,彼此的碰撞和矛盾也显而易见。如何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去建立起对审美的理解和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思维的差异对于人类来说,影响的不仅是各自的交流,也影响了各自的思考方式。语言学的发展从关注语言本身到去关注语言与人、思维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研究上的进步。从洪堡特第一次对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提出看法,直至“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提出,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辩证过程。因此我们能够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改变。人类在最初的阶段,即便语言没有产生的背景下,人在对待泥土这种材料以及陶艺创作上情绪的表达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然而随着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思维的发展,语言思维的差异开始慢慢显现,这种差异形成地原因有历史性,有地域性,同样也有思维性的不同。而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陶瓷作为人类思维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装饰或者造型,都随着语言的历史性、区域性而拓展,并且不断发展。通过它的造型与装饰,才能了解当时的人类情感和内容。本文将通过四个章节去阐述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分析东西方陶艺审美差异形成的原因。着重论证东西方审美的差...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综述
1.3.1 国内已有文献综述
1.3.2 国外已有文献综述
1.4 课题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
2.1 跨文化
2.2 语言与思维方式
2.2.1 汉语思维方式
2.2.2 英语思维方式
2.3 陶艺的审美
3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3.1 洪堡特理论的提出
3.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提出
4 语言思维差异影响下的陶艺审美表达
4.1 空间的组织方式
4.1.1 内向式下的空间韵律
4.1.2 外向式下的空间解放
4.2 釉色的表达
4.2.1 内向式下的诗意表达
4.2.2 外向式下的宣泄与张扬
4.3 技术的审美传递
4.3.1 内向式下的精神执着
4.3.2 内向式下的传统追求
4.3.3 工艺技术在外向式下的无限释放
4.3.4 外向式下的探索精神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86446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综述
1.3.1 国内已有文献综述
1.3.2 国外已有文献综述
1.4 课题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
2.1 跨文化
2.2 语言与思维方式
2.2.1 汉语思维方式
2.2.2 英语思维方式
2.3 陶艺的审美
3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3.1 洪堡特理论的提出
3.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提出
4 语言思维差异影响下的陶艺审美表达
4.1 空间的组织方式
4.1.1 内向式下的空间韵律
4.1.2 外向式下的空间解放
4.2 釉色的表达
4.2.1 内向式下的诗意表达
4.2.2 外向式下的宣泄与张扬
4.3 技术的审美传递
4.3.1 内向式下的精神执着
4.3.2 内向式下的传统追求
4.3.3 工艺技术在外向式下的无限释放
4.3.4 外向式下的探索精神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86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8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