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边缘到主流的可爱美学

发布时间:2017-04-20 20:36

  本文关键词:从边缘到主流的可爱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社会大众对“可爱”的追求、对“萌”的欣赏正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审美潮流向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蔓延,小孩子出于本能的喜欢,青少年对其钟爱有加,连中年人群体也开始追求“可爱”。每一个审美现象产生的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特别是这类与之前审美心理有较大区别的范畴,更具有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涉及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本科阶段传播学的学习积累对文章后半部分的撰写有一定帮助。再加之,笔者对日本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曾经在日本交流学习过一段时日,对日本社会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可以获得部分一手资料,有利于对本课题的研究。本文最初探究的是日本人的“微缩”意识这一小切入点,后在对这个审美心理的研究之上扩展为现在的行文框架。本文在对“可爱”进行文化现象陈述之后,主要解决四个问题:可爱美学为什么会从日本产生?可爱美学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可爱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为什么是广泛而迅速的?可爱美学的优点和局限都有哪些?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首先是从具体文化现象入手,从日本、世界、中国三个地域范围概括可爱美学的文化表征。在分析社会文化原因时,从两个大的角度切入:一是为什么在日本产生,日本历史上就有“以小为美”的审美传统,可爱美学具有的时代性和普适性让其在现代日本产生巨大影响;二是为什么可爱美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可爱”表层的形式感符合人们一直对小的、优美的、柔弱等元素的偏好,“可爱”的深层意识结构中又包含着善良美好的普世价值观。当然,社会大环境助力“可爱”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广泛而迅速,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放弃对崇高的追求,后现代文化中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意识又使现代人类渴望亲近,“可爱”恰恰与大众的需求吻合。图像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化的趋势,文化环境化的加速无疑为“可爱”的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文章的最后,是对可爱美学发展的优势、局限的分析,它是东方美学话语的一次成功尝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一定社会弊端。
【关键词】:可爱美学 日本文化 后现代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3-0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7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3
  •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13-15
  • “可爱”在日语与汉语中的异同15-17
  • 第一章 “可爱美学”的发展及现状17-31
  • 第一节 日本美学延长线上的“可爱美学”17-21
  • 一、作为日本传统美学边缘范畴的“可爱美学”17-19
  • 二、成为日本当代主流美学范畴的“可爱美学”19-21
  • 第二节 席卷世界的“可爱”之风21-25
  • 一、以儿童为受众群体的“可爱”产品22-24
  • 二、征服成年群体的“可爱”文化24-25
  • 第三节 “可爱美学”在中国的发展25-31
  • 一、“可爱美学”在动漫文化产业中的发展应用26-28
  • 二、次生态“萌文化”对中国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28-31
  • 第二章 从日本诞生传播的“可爱美学”31-55
  • 第一节 “可爱美学”在日本诞生的历史原因31-40
  • 一、日本“以小为美”的审美传统31-37
  • 二、风土对“以小为美”审美传统的促成37-38
  • 三、“以小为美”背后的日本特有社会文化38-40
  • 第二节 “可爱美学”迅速传播的时代原因40-55
  • 一、时代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41-48
  • 二、普适性——大众对“可爱”的需求心理48-55
  • 第三章 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的“可爱美学”55-66
  • 第一节 “可爱美学”表层结构中的可爱之处55-62
  • 一、大众审美中对“小”的偏好——“可爱”与“美”55-58
  • 二、大众对特殊性的同情——“可爱”与“丑”58-59
  • 三、“可爱”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59-62
  • 第二节 “可爱美学”的深层意识中的当代生态标准62-66
  • 一、普世的理想追求——善良与美好62-63
  • 二、与当代价值标准的吻合——反战之思与和谐生态观63-66
  • 第四章 广泛接受与迅速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66-73
  •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中的受众接受心理契合66-69
  • 一、日常审美精致化66-67
  • 二、后现代心灵漩涡67-69
  • 第二节 图像时代与文化产业化的推动69-73
  • 一、图像时代为“可爱美学”扩张提供传播条件69-70
  • 二、文化产业化为“可爱美学”的扩张提供经济动因70-73
  • 第五章 “可爱美学”的美学价值与社会局限73-79
  • 第一节 东方美学话语的尝试73-75
  • 第二节 “可爱美学”的社会局限75-79
  • 一、“幼稚力”带来的文化矮小化75-76
  • 二、“可爱美学”导致的社会整体封闭性76-77
  • 三、加速社会“女性化”倾向77-79
  • 结语79-81
  • 参考文献81-83
  • 致谢83-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85-8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内友子;;汉语“可爱”与日语“可aい”之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从边缘到主流的可爱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9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6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