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7 12:0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不断提升。甘肃庆阳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节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陇东地区的民间节庆活动中具有代表性。本课题以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作为研究对象,以农耕文化的“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精神内涵作为创作指导思想,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艺术设计学角度出发,将甘肃庆阳传统农耕文化节的精神内涵与时代语境结合,对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进行重新定位,通过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进行应用性诠释。其目的在于创建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品牌视觉形象。以此整合甘肃庆阳区域资源,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背景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概述
1.3 课题研究设计
1.3.1 课题研究流程
1.3.2 课题研究方法
1.3.3 课题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2 课题研究目标、价值意义
2.1 课题研究目标
2.2 课题研究价值意义
3 研究内容分析
3.1 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内容分析
3.2 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发展现状
3.3 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现实需求
3.3.1 社会发展的趋势
3.3.2 自身发展的需求
3.4 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设计思路
4 诠释系统及设计实践
4.1 诠释系统
4.1.1 诠释视角及方法
4.2 设计创作
4.2.1 固本溯源——农具、方言基础设计实践
4.2.2 系统应用——“农耕文化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4.2.3 主题表述——农耕文化节主题插画设计
4.2.4 多元发散——海报及文创产品设计
4.2.5 转换思维——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品牌APP界面视觉设计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B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APP界面设计调查问卷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俗节庆活动中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J]. 董凌. 包装工程. 2018(22)
[2]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J]. 陆益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李克强作出批示[J]. 农村工作通讯. 2018(14)
[4]发掘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途径[J]. 力浩荣. 甘肃农业. 2018(06)
[5]“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APP界面设计研究[J]. 谭坤,刘正宏,李颖. 包装工程. 2015(08)
[6]试论文化节的视觉形象设计——以潍坊北海渔盐文化节为例[J]. 张磊. 美术大观. 2014(06)
[7]推进城镇化应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J]. 曹玮,胡燕,曹昌智.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8)
[8]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 彭金山. 西北民族研究. 2011(01)
[9]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 夏学禹. 古今农业. 2010(03)
[10]农耕文化的现代解读——农耕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胡光伟. 中华文化论坛. 2009(S2)
本文编号:3207534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背景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概述
1.3 课题研究设计
1.3.1 课题研究流程
1.3.2 课题研究方法
1.3.3 课题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2 课题研究目标、价值意义
2.1 课题研究目标
2.2 课题研究价值意义
3 研究内容分析
3.1 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内容分析
3.2 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发展现状
3.3 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现实需求
3.3.1 社会发展的趋势
3.3.2 自身发展的需求
3.4 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设计思路
4 诠释系统及设计实践
4.1 诠释系统
4.1.1 诠释视角及方法
4.2 设计创作
4.2.1 固本溯源——农具、方言基础设计实践
4.2.2 系统应用——“农耕文化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4.2.3 主题表述——农耕文化节主题插画设计
4.2.4 多元发散——海报及文创产品设计
4.2.5 转换思维——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品牌APP界面视觉设计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B甘肃庆阳农耕文化节APP界面设计调查问卷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俗节庆活动中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J]. 董凌. 包装工程. 2018(22)
[2]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J]. 陆益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李克强作出批示[J]. 农村工作通讯. 2018(14)
[4]发掘农耕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途径[J]. 力浩荣. 甘肃农业. 2018(06)
[5]“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APP界面设计研究[J]. 谭坤,刘正宏,李颖. 包装工程. 2015(08)
[6]试论文化节的视觉形象设计——以潍坊北海渔盐文化节为例[J]. 张磊. 美术大观. 2014(06)
[7]推进城镇化应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J]. 曹玮,胡燕,曹昌智.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8)
[8]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 彭金山. 西北民族研究. 2011(01)
[9]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 夏学禹. 古今农业. 2010(03)
[10]农耕文化的现代解读——农耕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胡光伟. 中华文化论坛. 2009(S2)
本文编号:3207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0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