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析

发布时间:2017-04-22 23:13

  本文关键词: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很多相应的总结和研究。而如何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进行创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王向峰创新性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综合运用多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研究中国古典美学。这种辩证科学的态度使他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有了新的发现和深度的发展。本文以王向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为研究对象,挖掘出暗含于这些学术成果中的王向峰对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所运用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辩证方法论和系统方法论,并总结出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所体现的中西对接、古今融通、理论与实践的观照三个特色。文中首先研究了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中西对接。王向峰将比较的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通过将中西方美学的早期发现、中西方超象显现理论的渊源进行比较研究。有力的回击了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美学史的论断,凸显了中国古典美学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其次研究了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古今融通。王向峰在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中,不仅着力阐释存在于各种文艺理论中的美学思想,并且从中找到了美学观点、范畴贯穿古今的规律性。对于这些观点、范畴,王向峰特别注重探求其美学思想的系统性,既找出了它们的源头又分析了与其后一些观点、范畴的联系。王向峰的梳理、研究为我们明晰的展现了意象范畴、形神观点和审美联想的对象化规律的历史演进。最后研究了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观照。艺术理论起源于人的实践活动,艺术理论一旦形成,又会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是密切相关的。王向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中国古典美学,从美学理论中探寻艺术实践的源泉,在艺术实践中追寻理论的显现。他的研究使得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具有实践性的理论价值,为当下的艺术实践提供理论资源。本文的研究显现了王向峰对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价值所在,他的研究凸显了中国古典美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描绘出了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历史发展轮廓,阐释了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对现当代的价值所在,开拓了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新思路,并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构建贡献了一份力量。
【关键词】:王向峰 中国古典美学 理论特色 方法论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切入点9-10
  • 二、本领域研究现状10-12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12-14
  • 第一章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中西对接14-20
  • 一、对中西方关于美的探源14-17
  • (一)从宇宙观上比较中西美学的和谐观14-16
  • (二)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比较中西美学的关系说16-17
  • (三)从艺术风格的表现角度比较崇高和比德观17
  • 二、对中西方超象显现理论的溯源17-20
  • (一)中西方艺术家对表现意象载体的功能有限性的肯定17-18
  • (二)中西方艺术家对艺术品象外之意的鉴赏18-19
  • (三)中西方艺术家对艺术品象外之意的创造19-20
  • 第二章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古今融通20-28
  • 一、从内在心象与外化形象角度划分中国古典意象范畴20-23
  • (一)象征意象20-21
  • (二)想象意象21-22
  • (三)艺术意象22-23
  • 二、从艺术创作角度梳理中国古典形神观23-25
  • (一)艺术表现的“君形”论23-24
  • (二)艺术创作的“以形写神”论24-25
  • (三)艺术再现的“形神统一”论25
  • 三、从艺术欣赏和批评角度追溯审美联想的对象化规律25-28
  • (一)先秦时代的比德思想26
  • (二)西汉时期审美联想的对象化规律26-28
  • 第三章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观照28-36
  • 一、从美与人的特殊关系角度探求老庄美学对艺术实践的启示28-30
  • (一)美的生命在于朴素28-29
  • (二)美的创造在于主体心态的虚静29-30
  • (三)意象大于言象的审美创造规律30
  • 二、从文艺理论角度探求明代唯性情是主创作风格的形成30-32
  • (一)出于真情的“童心”与灵性31
  • (二)唯性情是主的艺术风格的形成31-32
  • 三、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角度探求曹雪芹文艺创作的真实性32-36
  • (一)艺术要反映生活事实33-34
  • (二)艺术要合乎生活的情理34
  • (三)艺术要有独创性34-36
  • 第四章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36-39
  • 一、凸显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地位36-37
  • 二、开拓了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新思路37
  • 三、对当下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价值导向作用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个人简介43-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峰;;王向峰七律五首[J];鸭绿江(上半月版);2011年03期

2 高楠;自成体系的层位论文艺学——读王向峰《美的艺术显形》[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2期

3 赵晓虎;;在生活文化的海洋中寻觅文学艺术之舟——王向峰《美的艺术显形》简评[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8期

4 吴玉杰;;学术发现的意义——王向峰教授的一篇论文[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轩小杨;;评介王向峰教授的学术成就[J];理论界;2011年02期

6 任绍德;;性灵出万象 风骨超常伦——读王向峰的《云斋守望》[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黄桂元;;行者无疆的诗学跋涉——王向峰诗歌散论[J];黄河文学;2011年07期

8 白长青;走向美的彼岸——评王向峰《美的艺术显形》[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6期

9 刘恩波;;情怀从来不会老去——读王向峰诗集《雪花不愿飘落》[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诗坛资讯[J];诗潮;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东方书目(十五)[A];东方丛刊(1996年第2辑 总第十六辑)[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研;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的生命线[N];辽宁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弘岩;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白江宏;现实主义的丰富与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1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