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美学价值与现代服装设计 ——传统花卉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09:17
中国传统花卉图案是来源于古人日常生活里的艺术,不仅具备优美的表现形式,还包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服装设计的萌芽发展到如今,在这个进程中传统花卉图案长期被人们运用服装设计里。但将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优美形态和历史文化意蕴充分联系并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将传统花卉图案更加深层次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需要在表达形式中更多的传达出传统花卉图案的精神文化思想。我选择研究这一主题的主要目的是将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形态和传统文化意蕴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章《前言》从研究背景和现状分析,阐述这一主题中传统花卉图案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上的目的和意义。利用文献检索法、图文互证法、实践法,对论文需要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价值》对中国传统花卉图案从远古时期经过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演变以及对传统花卉图案装饰性美学价值、人文性美学价值的研究,并且分析传统花卉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的的意义。第三章《中国传统花卉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通过不同方法的实践去归纳、总结传统花卉图案的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寻找能结合时代审美的方法:传统花卉图...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菱格花朵纹铜镜战国
第 2 章 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价值2.1 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历史演变我国花卉图案历史非常悠久,从原始时期发展到清朝末期整个漫长的过程,花卉图案循序渐进地发展。花卉图案的演变发展进程,能反映不同时期的审美特点。在原始时期庙底沟流行的花瓣纹出现在东部的江苏邳县大墩子和刘林等地的彩陶纹样中。到了河姆渡文化的早期,出现了稻穗纹,说明原始氏族进入了农耕生活。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叶纹,表现为叶芽和五叶。原始社会结束之后,进入了我国古代的夏商奴隶过度的时期。西周时期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典籍,有很多关于花卉纹样的描写,其中提到了荷、芍药、梅、蒲、麻、蓝、桃、松、竹等。春秋战国时期花卉纹样具有一定的发展,主要有花朵、树纹等。出土的菱格花朵纹铜镜(图 2-1),柿蒂纹饰在铜镜的镜钮座上,并且四瓣花纹常常饰在方连纹中。出土的还有以梅花作为装饰饰在其上面的三栖梅花纹鼎(图 2-2)和错金银梅花套饰铜壶。简洁的树纹主要体现在瓦当上面。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价值春秋时期的仰覆莲花尊以及具有清新活泼生动特色的青铜器莲鹤方壶,标志着中国工艺新的开端。随着佛教的崛起,莲花纹频繁地运用于陶瓷、石刻、金工、刺绣等之中,使莲花纹成为时代的特征。莲花纹起初花瓣较瘦长,到后期逐渐变得饱满,叶尖往上翘。不同莲花的造型主要是花头造型变化,中间有一个莲蓬,呈圆形,正面向四个方向对称散发,周围由花瓣均匀围绕。忍冬纹(图 2-3):忍冬是一种藤蔓植物而且凌冬不凋,所以既称金银花也称忍冬。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在彩绘、刺绣、陶瓷、漆器、金工、石刻中大量应用。在汉代时期,铜镜外沿上泛起的卷云纹,便是金银花的萌芽。到了唐代,则演变为繁复的卷草,往往以牡丹为母体,更显得华美。明代时期称其为缠织花,到近代也称为香草。
本文编号:3240413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菱格花朵纹铜镜战国
第 2 章 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价值2.1 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历史演变我国花卉图案历史非常悠久,从原始时期发展到清朝末期整个漫长的过程,花卉图案循序渐进地发展。花卉图案的演变发展进程,能反映不同时期的审美特点。在原始时期庙底沟流行的花瓣纹出现在东部的江苏邳县大墩子和刘林等地的彩陶纹样中。到了河姆渡文化的早期,出现了稻穗纹,说明原始氏族进入了农耕生活。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叶纹,表现为叶芽和五叶。原始社会结束之后,进入了我国古代的夏商奴隶过度的时期。西周时期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典籍,有很多关于花卉纹样的描写,其中提到了荷、芍药、梅、蒲、麻、蓝、桃、松、竹等。春秋战国时期花卉纹样具有一定的发展,主要有花朵、树纹等。出土的菱格花朵纹铜镜(图 2-1),柿蒂纹饰在铜镜的镜钮座上,并且四瓣花纹常常饰在方连纹中。出土的还有以梅花作为装饰饰在其上面的三栖梅花纹鼎(图 2-2)和错金银梅花套饰铜壶。简洁的树纹主要体现在瓦当上面。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价值春秋时期的仰覆莲花尊以及具有清新活泼生动特色的青铜器莲鹤方壶,标志着中国工艺新的开端。随着佛教的崛起,莲花纹频繁地运用于陶瓷、石刻、金工、刺绣等之中,使莲花纹成为时代的特征。莲花纹起初花瓣较瘦长,到后期逐渐变得饱满,叶尖往上翘。不同莲花的造型主要是花头造型变化,中间有一个莲蓬,呈圆形,正面向四个方向对称散发,周围由花瓣均匀围绕。忍冬纹(图 2-3):忍冬是一种藤蔓植物而且凌冬不凋,所以既称金银花也称忍冬。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在彩绘、刺绣、陶瓷、漆器、金工、石刻中大量应用。在汉代时期,铜镜外沿上泛起的卷云纹,便是金银花的萌芽。到了唐代,则演变为繁复的卷草,往往以牡丹为母体,更显得华美。明代时期称其为缠织花,到近代也称为香草。
本文编号:3240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4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