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建筑中导视系统设计之“无指示牌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09:35
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需要面对和处理各类大量复杂的信息。在建筑空间中,空间信息准确适时的传达是人们行为活动舒适高效的保证,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视系统设计的好坏。新闻中时常有关于因导视设计缺陷导致人们找不到路的报道,一方面,信息的膨胀使人们应接不暇,难以从空间中区分和获得有效的导视信息;另一方面,部分空间中导视信息的缺失也使人们感到迷茫。导视系统连接建筑空间与人们活动的桥梁,是空间信息的携带者与传播者,本文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从现有文化建筑中导视系统设计实例入手,结合国内外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探索并总结了导视系统设计在文化建筑中的功能性及其特殊意义,同时基于大量的设计实例,提出了“无指示牌设计”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分类及较为系统的价值分析。“无指示牌设计”体现了导视系统可以承担环境空间中更多功能或责任的可能,它将空间环境的识别性(在文化建筑中,也可称为文化语境)提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高度,这种设计已被实践证明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的行为,并使人们对环境空间留下深刻的记忆,进而创造出额外的价值。“无指示牌设计”解放了传统导视系统设计中导视信息载体形式的束缚,甚至得以超越视觉的范畴,听觉、...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导视系统设计概述
2.1 导视系统的发展与背景
2.1.1 导视系统的历史发展
2.1.2 导视系统的名称与定义
2.2 导视系统的一般要素
2.2.1 导视系统的范围
2.2.1.1 导视系统的学科范围
2.2.1.2 导视系统的应用范围
2.2.2 导视系统的类别要素
2.2.2.1 导视系统的功能分类
2.2.2.2 导视系统的设计要素
3 文化类建筑中的导视系统设计
3.1 文化类建筑中的导视系统设计
3.1.1 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设计
3.1.2 文化类建筑的导视系统设计要求
3.1.2.1 文化类建筑与导视需求
3.1.2.2 文化类建筑与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3.1.3 文化类建筑中传统导视系统的优劣势
3.1.3.1 文化类建筑中传统导视系统设计的优点
3.1.3.2 文化类建筑中传统导视系统设计的不足
3.2 文化类建筑中的“无指示牌设计”
3.2.1 无指示牌设计理念与发展
3.2.2 无指示牌设计的定义与分类
4 无指示牌设计中现代设计理念的传达
4.1 无指示牌设计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
4.1.1 绿色设计概念
4.1.2 无指示牌设计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内容传达
4.1.3 无指示牌设计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形式传达
4.2 无指示牌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1 导视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用、易用性
4.2.2 导视系统尽可能面向所有使用者的设计
4.2.3 导视系统宜人的尺度设计
4.2.4 用户空间情绪的审美认知
5 文化类建筑中“无指示牌设计”的功能性与文化内涵
5.1 “无指示牌设计”的功能性
5.1.1 无指示牌设计的识别性
5.1.2 无指示牌设计的导向性
5.1.3 辅助空间环境
5.1.4 隐私和保护
5.2 “无指示牌设计”的文化语境和情感需求
5.2.1 无指示牌设计的趣味性
5.2.2 无指示牌设计的装饰性
5.2.3 无指示牌设计的寓意性
5.3 “无指示牌设计”的兼容性
6 总结
参考文献
已发表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绿色设计[J]. 吴国强.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2]走入现实的“绿色设计”[J]. 高境,李艳萍. 装饰. 2010(03)
本文编号:3240438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导视系统设计概述
2.1 导视系统的发展与背景
2.1.1 导视系统的历史发展
2.1.2 导视系统的名称与定义
2.2 导视系统的一般要素
2.2.1 导视系统的范围
2.2.1.1 导视系统的学科范围
2.2.1.2 导视系统的应用范围
2.2.2 导视系统的类别要素
2.2.2.1 导视系统的功能分类
2.2.2.2 导视系统的设计要素
3 文化类建筑中的导视系统设计
3.1 文化类建筑中的导视系统设计
3.1.1 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设计
3.1.2 文化类建筑的导视系统设计要求
3.1.2.1 文化类建筑与导视需求
3.1.2.2 文化类建筑与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3.1.3 文化类建筑中传统导视系统的优劣势
3.1.3.1 文化类建筑中传统导视系统设计的优点
3.1.3.2 文化类建筑中传统导视系统设计的不足
3.2 文化类建筑中的“无指示牌设计”
3.2.1 无指示牌设计理念与发展
3.2.2 无指示牌设计的定义与分类
4 无指示牌设计中现代设计理念的传达
4.1 无指示牌设计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
4.1.1 绿色设计概念
4.1.2 无指示牌设计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内容传达
4.1.3 无指示牌设计设计中绿色设计的形式传达
4.2 无指示牌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1 导视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用、易用性
4.2.2 导视系统尽可能面向所有使用者的设计
4.2.3 导视系统宜人的尺度设计
4.2.4 用户空间情绪的审美认知
5 文化类建筑中“无指示牌设计”的功能性与文化内涵
5.1 “无指示牌设计”的功能性
5.1.1 无指示牌设计的识别性
5.1.2 无指示牌设计的导向性
5.1.3 辅助空间环境
5.1.4 隐私和保护
5.2 “无指示牌设计”的文化语境和情感需求
5.2.1 无指示牌设计的趣味性
5.2.2 无指示牌设计的装饰性
5.2.3 无指示牌设计的寓意性
5.3 “无指示牌设计”的兼容性
6 总结
参考文献
已发表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绿色设计[J]. 吴国强.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2]走入现实的“绿色设计”[J]. 高境,李艳萍. 装饰. 2010(03)
本文编号:3240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4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