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H5广告视觉元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10:22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为广告表现技法、思维方式以及表现形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并造就了如今被媒体信息包围的社会生活空间。H5广告的独特属性突破了时间、空间和表达方式的限制,给观者带来了超视觉、超感官以及超时空的体验。H5广告已然成为人们了解时事、传播资讯、多元互动的重要媒介,成为企业品牌最受青睐的宣传形式之一。视觉语言的表述仍是用户感知、解读、探究H5广告并与其建立情感共鸣的基础。本文聚焦于H5广告中的视觉语言,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新媒体技术、H5广告以及视觉元素的概念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H5广告的特点、传播过程以及其中的重要环节,指出视觉元素在H5广告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从H5广告自身特性、承载H5广告的移动载体以及H5广告对应的受众人群心理层面入手,以结合实例的方式,深入分析用户所偏好的微观视觉元素、不同品牌所对应的元素差异化表达以及视觉元素在微观层面的创意化表达。再次,从H5广告的观看规律和空间结构方面着眼,深入分析视觉元素在H5广告中的排布组合规律。最后,基于H5广告多重感官一体化的特性,详细阐述H5广告中视觉...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可视化H5
9跨平台性等优势被大量投放在网络应用中。3.引导性H5广告通过视觉元素逐级指引用户操作,在和用户的互动过程中,引发用户极强的参与感与成就感,进而促使受众消费。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视觉元素具备着更深刻的引导价值。4.差异性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信息流投放的H5广告更具针对性。用户浏览资讯的同时,平台对个性化的浏览行为、操作习惯和信息需求进行收集与运算,快速洞察用户兴趣内容,了解用户购买消费意图,从而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投放相应的广告。依据受众偏好,H5广告的投放与接收具有差异性。这类H5广告会随着用户刷新随之更新。5.移动性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HTML5技术的支持,H5广告不再受到使用场景的限制,受众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到广告资讯,及时对广告信息做出反溃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6.社交性新媒体的不断融合为H5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根据用户的社交链,利用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成为广告商的最佳选择。受众接收到喜爱的信息后可以一键分享给其他用户、社群,信息在用户之间不断流转,得以高效传播。图2.2与图2.3分别为传统广告传播与H5广告的传播模式,从两图比较得知,H5广告传播模式更为符合现下社交环境。图2.2传统广告传播模式图2.3H5广告传播模式来源:笔者绘制来源:笔者绘制
9跨平台性等优势被大量投放在网络应用中。3.引导性H5广告通过视觉元素逐级指引用户操作,在和用户的互动过程中,引发用户极强的参与感与成就感,进而促使受众消费。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视觉元素具备着更深刻的引导价值。4.差异性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信息流投放的H5广告更具针对性。用户浏览资讯的同时,平台对个性化的浏览行为、操作习惯和信息需求进行收集与运算,快速洞察用户兴趣内容,了解用户购买消费意图,从而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投放相应的广告。依据受众偏好,H5广告的投放与接收具有差异性。这类H5广告会随着用户刷新随之更新。5.移动性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HTML5技术的支持,H5广告不再受到使用场景的限制,受众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到广告资讯,及时对广告信息做出反溃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6.社交性新媒体的不断融合为H5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根据用户的社交链,利用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成为广告商的最佳选择。受众接收到喜爱的信息后可以一键分享给其他用户、社群,信息在用户之间不断流转,得以高效传播。图2.2与图2.3分别为传统广告传播与H5广告的传播模式,从两图比较得知,H5广告传播模式更为符合现下社交环境。图2.2传统广告传播模式图2.3H5广告传播模式来源:笔者绘制来源:笔者绘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下的广告形象设计与品牌塑造[J]. 贾琪. 艺术科技. 2019(08)
[2]形式美视角下H5广告的版式设计分析[J]. 李娟. 新媒体研究. 2018(23)
[3]基于H5技术的移动端广告设计表现形式研究[J]. 陈梦冉. 艺术科技. 2018(06)
[4]移动端HTML5场景型广告设计研究[J]. 郑闵谦,郝珊,朱华. 设计. 2017(23)
[5]从H5广告设计看数字媒体时代虚拟美学[J]. 郑舒逸. 数码设计. 2017(06)
[6]H5广告的创意与表现分析[J]. 沈雅兰. 大众文艺. 2017(04)
[7]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交互界面设计[J]. 刘月林,李虹. 包装工程. 2012(22)
[8]数字媒体交互艺术的沉浸式体验[J]. 柴秋霞. 装饰. 2012(02)
[9]何为新媒体?[J]. 廖祥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5)
博士论文
[1]隐喻广告效果研究[D]. 禹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
[2]符号学视角下的“图像语言”研究[D]. 刘和海.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视觉显著性应用研究[D]. 敖欢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平面设计元素的动态设计研究[D]. 孟楠.吉林建筑大学 2019
[2]新媒体视觉修辞对网络情绪的影响与干预[D]. 李奥.南昌大学 2019
[3]基于APP信息流广告的H5页面设计[D]. 赵奕.湖北工业大学 2019
[4]移动端H5广告设计研究[D]. 陈娜琦.湖北美术学院 2018
[5]视觉文化视角下的H5广告效果研究[D]. 吴德烽.暨南大学 2018
[6]微信H5广告的表现力研究[D]. 谭萌.辽宁大学 2018
[7]H5广告的视觉表现与视觉传播研究[D]. 李晓燕.成都理工大学 2018
[8]国内微信H5广告视觉形象的表现研究[D]. 周国平.厦门大学 2018
[9]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端广告设计研究[D]. 陈婧娴.江南大学 2017
[10]基于4I理论的H5广告营销策略研究[D]. 张铭珊.南昌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52666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可视化H5
9跨平台性等优势被大量投放在网络应用中。3.引导性H5广告通过视觉元素逐级指引用户操作,在和用户的互动过程中,引发用户极强的参与感与成就感,进而促使受众消费。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视觉元素具备着更深刻的引导价值。4.差异性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信息流投放的H5广告更具针对性。用户浏览资讯的同时,平台对个性化的浏览行为、操作习惯和信息需求进行收集与运算,快速洞察用户兴趣内容,了解用户购买消费意图,从而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投放相应的广告。依据受众偏好,H5广告的投放与接收具有差异性。这类H5广告会随着用户刷新随之更新。5.移动性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HTML5技术的支持,H5广告不再受到使用场景的限制,受众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到广告资讯,及时对广告信息做出反溃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6.社交性新媒体的不断融合为H5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根据用户的社交链,利用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成为广告商的最佳选择。受众接收到喜爱的信息后可以一键分享给其他用户、社群,信息在用户之间不断流转,得以高效传播。图2.2与图2.3分别为传统广告传播与H5广告的传播模式,从两图比较得知,H5广告传播模式更为符合现下社交环境。图2.2传统广告传播模式图2.3H5广告传播模式来源:笔者绘制来源:笔者绘制
9跨平台性等优势被大量投放在网络应用中。3.引导性H5广告通过视觉元素逐级指引用户操作,在和用户的互动过程中,引发用户极强的参与感与成就感,进而促使受众消费。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视觉元素具备着更深刻的引导价值。4.差异性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信息流投放的H5广告更具针对性。用户浏览资讯的同时,平台对个性化的浏览行为、操作习惯和信息需求进行收集与运算,快速洞察用户兴趣内容,了解用户购买消费意图,从而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投放相应的广告。依据受众偏好,H5广告的投放与接收具有差异性。这类H5广告会随着用户刷新随之更新。5.移动性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HTML5技术的支持,H5广告不再受到使用场景的限制,受众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到广告资讯,及时对广告信息做出反溃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6.社交性新媒体的不断融合为H5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根据用户的社交链,利用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成为广告商的最佳选择。受众接收到喜爱的信息后可以一键分享给其他用户、社群,信息在用户之间不断流转,得以高效传播。图2.2与图2.3分别为传统广告传播与H5广告的传播模式,从两图比较得知,H5广告传播模式更为符合现下社交环境。图2.2传统广告传播模式图2.3H5广告传播模式来源:笔者绘制来源:笔者绘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下的广告形象设计与品牌塑造[J]. 贾琪. 艺术科技. 2019(08)
[2]形式美视角下H5广告的版式设计分析[J]. 李娟. 新媒体研究. 2018(23)
[3]基于H5技术的移动端广告设计表现形式研究[J]. 陈梦冉. 艺术科技. 2018(06)
[4]移动端HTML5场景型广告设计研究[J]. 郑闵谦,郝珊,朱华. 设计. 2017(23)
[5]从H5广告设计看数字媒体时代虚拟美学[J]. 郑舒逸. 数码设计. 2017(06)
[6]H5广告的创意与表现分析[J]. 沈雅兰. 大众文艺. 2017(04)
[7]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交互界面设计[J]. 刘月林,李虹. 包装工程. 2012(22)
[8]数字媒体交互艺术的沉浸式体验[J]. 柴秋霞. 装饰. 2012(02)
[9]何为新媒体?[J]. 廖祥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5)
博士论文
[1]隐喻广告效果研究[D]. 禹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
[2]符号学视角下的“图像语言”研究[D]. 刘和海.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视觉显著性应用研究[D]. 敖欢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平面设计元素的动态设计研究[D]. 孟楠.吉林建筑大学 2019
[2]新媒体视觉修辞对网络情绪的影响与干预[D]. 李奥.南昌大学 2019
[3]基于APP信息流广告的H5页面设计[D]. 赵奕.湖北工业大学 2019
[4]移动端H5广告设计研究[D]. 陈娜琦.湖北美术学院 2018
[5]视觉文化视角下的H5广告效果研究[D]. 吴德烽.暨南大学 2018
[6]微信H5广告的表现力研究[D]. 谭萌.辽宁大学 2018
[7]H5广告的视觉表现与视觉传播研究[D]. 李晓燕.成都理工大学 2018
[8]国内微信H5广告视觉形象的表现研究[D]. 周国平.厦门大学 2018
[9]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端广告设计研究[D]. 陈婧娴.江南大学 2017
[10]基于4I理论的H5广告营销策略研究[D]. 张铭珊.南昌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52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5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