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善本《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的装帧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13:08
作为现代中国书籍设计的发轫,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在中国的书籍发展史和设计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与交流加剧,而与之相关的出版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经由大量东西方出版社的“转译”,来自东西方的经典著作和大众读物常常出现在彼此的市场上,而在书籍的装帧样式上,则呈现出传统和现代交织,东方和西方互融的设计形态。其中被称为民国第一善本的《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一书,由西方出版人投资,汇集了中西方的画师和技工,工艺精湛,制作精良,其插图、书法、纸张、印刷等环节具有明确的中国的传统样式,而在装订、排版、结构等方面又具有典型的西式现代特征,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殊样式。这本书展现了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设计走向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演变历程,也成为了东西方书籍装帧理念和形态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对近现代的中国书籍装帧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工人绥惠略夫》封面
到了民国时期,尽管政局动荡,但近现代工商业已经逐渐崛起,商发展起来,带动了印刷技术的进步,同时西方科学技术的冲击,也技术不断的革新与改良。与此同时,在当年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社会“东学西渐”、“中西合璧”之风盛行,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作为的运动与变革,对艺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政治和经济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加深计思想与技术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与守旧模式,在印刷方的胶版印刷,石印印刷逐步取代着中国传统社会的雕版和线装工上,民国时期的书籍视觉也日渐西化,设计结构、图文元素、版面,与传统的中国样式渐行渐远。
图 3 《小说月报》封面①图 4《东方杂志》封面②民国可以说是书籍设计的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它标志着由传统向现代文化互融的新时期的新特点。虽然民国历史短暂,但是国家的动荡以带来的经济文化等思想领域的碰撞,这些都促使人们的思想和设计思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书籍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知识上的认知,同时代的变迁的历史印证。当时最为常见的两种交流方式,一是外国入侵者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易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是西方传教士进行的文化传播。鸦片战争后,始派遣留学生前往西方国家留学,中国市场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西学书著述,陆续出现了很多中西合资或者西方独资创办的出版社,如 184教士麦都思创建的上海墨海书馆,1860 年美国传教士创办的美华书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平面设计的本土语言[J]. 林立晚.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5)
[2]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与演变[J]. 朱红红,陆蕾. 艺术探索. 2008(02)
[3]“有意味的形式”——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魅力[J]. 许兵. 包装世界. 2007(05)
[4]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J]. 翟松桥. 艺术研究. 2007(01)
[5]书籍设计的意蕴美[J]. 李娜. 艺术探索. 2006(04)
[6]为书籍创造民族形式美——记陆全根的美术书籍装帧设计[J]. 黄可. 读书. 1984(03)
硕士论文
[1]书籍的气质研究[D]. 王蕾.中央美术学院 2010
[2]古典书籍的装帧设计探索[D]. 谭明铭.中南民族大学 2008
[3]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研究[D]. 朱红红.江南大学 2007
[4]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特征[D]. 袁静.山东大学 2007
[5]材美工巧[D]. 韩立国.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11960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工人绥惠略夫》封面
到了民国时期,尽管政局动荡,但近现代工商业已经逐渐崛起,商发展起来,带动了印刷技术的进步,同时西方科学技术的冲击,也技术不断的革新与改良。与此同时,在当年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社会“东学西渐”、“中西合璧”之风盛行,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作为的运动与变革,对艺术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政治和经济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加深计思想与技术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与守旧模式,在印刷方的胶版印刷,石印印刷逐步取代着中国传统社会的雕版和线装工上,民国时期的书籍视觉也日渐西化,设计结构、图文元素、版面,与传统的中国样式渐行渐远。
图 3 《小说月报》封面①图 4《东方杂志》封面②民国可以说是书籍设计的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它标志着由传统向现代文化互融的新时期的新特点。虽然民国历史短暂,但是国家的动荡以带来的经济文化等思想领域的碰撞,这些都促使人们的思想和设计思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书籍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知识上的认知,同时代的变迁的历史印证。当时最为常见的两种交流方式,一是外国入侵者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易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是西方传教士进行的文化传播。鸦片战争后,始派遣留学生前往西方国家留学,中国市场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西学书著述,陆续出现了很多中西合资或者西方独资创办的出版社,如 184教士麦都思创建的上海墨海书馆,1860 年美国传教士创办的美华书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平面设计的本土语言[J]. 林立晚.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5)
[2]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与演变[J]. 朱红红,陆蕾. 艺术探索. 2008(02)
[3]“有意味的形式”——书籍装帧设计的形式魅力[J]. 许兵. 包装世界. 2007(05)
[4]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J]. 翟松桥. 艺术研究. 2007(01)
[5]书籍设计的意蕴美[J]. 李娜. 艺术探索. 2006(04)
[6]为书籍创造民族形式美——记陆全根的美术书籍装帧设计[J]. 黄可. 读书. 1984(03)
硕士论文
[1]书籍的气质研究[D]. 王蕾.中央美术学院 2010
[2]古典书籍的装帧设计探索[D]. 谭明铭.中南民族大学 2008
[3]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研究[D]. 朱红红.江南大学 2007
[4]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特征[D]. 袁静.山东大学 2007
[5]材美工巧[D]. 韩立国.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11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1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