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知识谱系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08 01:38
  概念史或理论的谱系学分析是美学与意识形态的理论关系的一个思考角度。具体的研究路径,是比较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与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重心是马克思的经典《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此为起点,重读列宁、毛泽东的论述,并比较中国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被理解具有感性、情感(审美)、文学艺术的想象、语言符号的再现的特质。意识形态不仅仅是思想体系、是政治理论和工具,更是人类表达、交流、展示价值观、主体性和认同性的重要方式。美学和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有益于思考与探索如何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文章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苏联理论与实践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接受:1919—1949[J]. 张秀琴.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01)
[2]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翻译——思想和实践等同于Ideology和Practice吗?[J]. Josef Gregory Mahoney,徐洋.  中国翻译. 2011(03)
[3]文化镜像与学术奇观——2006年度人文学术热点透视[J]. 曾军,刘晓静.  社会科学. 2007(01)
[4]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及其历史生成[J]. 钱中文.  文学评论. 2007(01)
[5]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J]. 董学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6]怎样理解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教程》编著手札[J]. 童庆炳.  中国大学教学. 2004(01)
[7]“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J]. 黄兴涛.  哲学动态. 2000(07)
[8]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J]. 童庆炳.  文艺研究. 2000(02)
[9]文化霸权与文化革命的谱系学[J]. 刘康.  花城. 1996(05)



本文编号:3423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23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