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锤鍱与錾刻工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01:19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很多手工工艺已被机械取代,但手工工艺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是无法取代的。锤鍱与錾刻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对器物的成型制作具有很大的价值,它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信息和人文内涵,对当代的人们在金属工艺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出土金银器和相关文献书籍分析写了锤鍱与錾刻工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对历代著名作品进行了赏析;通过实地考察、书籍和网络资料了解到两种工艺的发展现状、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工艺制作流程;以金属工艺爱好者所制作的银壶、香奈儿Soleil d’Automne系列首饰及韩国艺术家设计的耳饰为例叙述了现代对两种工艺的应用。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分析研究,总结出工艺与工具、材质、匠人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工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亲身实践,结合现代审美和个人的情感,利用这两种工艺设计制作了4件作品。金属手工工艺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其中包含因技艺不熟导致的错误的痕迹和能够增加作品美的效果的痕迹,后者也体现了金属手工工艺的不可替代性。从古人的造物思想和手工艺的偶然性与不可替代性中悟出以人为本、“无为而为”的设计理念。对工艺的传承,我们不仅要学会应用,更应该体会前...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锤鍱与錾刻工艺的研究


金杖商代

包金,金银器,纹样


图 2-2 包金铜像 商代 化。甘肃礼县形制和纹样区分,有虎形、鸱枭形、口云纹窃曲形等。其中虎形饰片长 41、高宽 32 厘米,形体之大前所未见。这些金饰片的成形和纹样采用了高超的锤鍱技清晰,足已见当时的锤鍱技术已经较前金叶,也制作形体较大的片饰和单体饰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金银逐渐摆被用作钱币,而且金银器的数量增多,对金银认识的深化。独立的金银器件增工艺,标志着金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

鹿纹,银盘,代金,银器


珊、波斯金银器常用到的代金银器装饰工艺产生了是锤鍱工艺的一种,即在金以事先预制好的模具冲压案。其特点是,主体纹饰突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据花形鹿纹三足银盘 (图 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饰手工锻制中的錾刻技艺[J]. 成雪敏.  美术观察. 2013(09)
[2]元代“卧鹿缠枝牡丹纹金马鞍”的艺术价值探析[J]. 莎金达来.  美术教育研究. 2013(01)
[3]浅析春秋战国时期造物工艺的功能性与装饰性[J]. 李斌.  艺术评论. 2011(07)
[4]中国传统金银器皿中的锤揲工艺[J]. 吕中泉.  上海工艺美术. 2010(02)
[5]藏族银饰艺术制作中的锤鍱工艺[J]. 吕春祥.  美术学报. 2009(01)
[6]金银器制作中的传统细金工艺[J]. 杨小林,范立夫.  收藏家. 2006(10)
[7]中国早期金银器研究[J]. 齐东方.  华夏考古. 1999(04)

硕士论文
[1]论手工锻造对锤揲与錾刻工艺的传承[D]. 王晶.西安美术学院 2010
[2]论唐代金银器中的錾刻与捶揲工艺[D]. 段丙文.西安美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508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08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