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哑柏镇刺绣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16:27
周至县哑柏镇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而刺绣这样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成为周至当地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独特美术表达。该刺绣隶属秦绣大系,具有做工讲究,绣品色彩富于理想化,讲究强烈视觉对比的特点。在本论文中,主要尝试将周至哑柏镇刺绣的美学研究置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大背景之下,从周至哑柏镇刺绣的造型规律、色彩特征及意蕴内涵等方面进行观察探究。结合哲学、美学、历史学科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使用图像学、符号学、民俗学等对周至哑柏镇刺绣展开包含田野考察在内的研究。首先,本文尝试寻找与概括哑柏刺绣的历史脉络,以呈现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次,笔者从艺术设计实践的视角,对哑柏镇刺绣的艺术特征做出分析,并对其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思考。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在理论研究和方法上有益尝试,同时,探索民间手工艺在当代艺术大背景下可能性与局限性。从中寻找设计的艺术形式、语言符号和思维上的突破,使其更有利弘扬民族精神与换发新的生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哑柏镇刺绣绣片
周至哑柏镇地理位置
从刺绣工艺来说,哑柏镇刺绣不仅仅是可考证的历史传承时间最长的刺绣工艺,由于长时间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西安市的地缘优势,吸纳了各个时期最]《初探陕西秦绣研究及应用》[D]. 王丹丹.西安美术学院,2012图 2-3 哑柏刺绣《“丝绸之路”路线图》全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脑刺绣在皮革上的应用分析[J]. 高广明,付丽娜. 皮革与化工. 2008(05)
[2]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刘燕.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5)
[3]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J]. 李宏复. 大连大学学报. 2008(02)
[4]从实用与审美看传统刺绣的发展[J]. 李群.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1)
[5]中国民间刺绣装饰纹样的构成[J]. 张大庆.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硕士论文
[1]传统刺绣的生产性保护研究[D]. 曾文琦.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2]刺绣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及其语言转换研究[D]. 邱爱艳.中央美术学院 2013
[3]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 李霞.陕西科技大学 2013
[4]手工刺绣的时尚性研究与应用[D]. 马玉.北京服装学院 2012
[5]秦绣工艺现状研究[D]. 高晖.西安美术学院 2012
[6]刺绣在中国高级定制时装中的应用研究[D]. 师文雅.苏州大学 2012
[7]初探陕西秦绣研究及应用[D]. 王丹丹.西安美术学院 2012
[8]山西晋中地区民间刺绣的地方性解读[D]. 任雪飞.辽宁大学 2011
[9]浅谈传统刺绣与当代绘画的结合创新[D]. 李喆.西安美术学院 2011
[10]传统刺绣的演化和融创[D]. 柏舒.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本文编号:3520524
【文章来源】: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哑柏镇刺绣绣片
周至哑柏镇地理位置
从刺绣工艺来说,哑柏镇刺绣不仅仅是可考证的历史传承时间最长的刺绣工艺,由于长时间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西安市的地缘优势,吸纳了各个时期最]《初探陕西秦绣研究及应用》[D]. 王丹丹.西安美术学院,2012图 2-3 哑柏刺绣《“丝绸之路”路线图》全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脑刺绣在皮革上的应用分析[J]. 高广明,付丽娜. 皮革与化工. 2008(05)
[2]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刘燕.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5)
[3]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J]. 李宏复. 大连大学学报. 2008(02)
[4]从实用与审美看传统刺绣的发展[J]. 李群.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1)
[5]中国民间刺绣装饰纹样的构成[J]. 张大庆.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硕士论文
[1]传统刺绣的生产性保护研究[D]. 曾文琦.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2]刺绣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及其语言转换研究[D]. 邱爱艳.中央美术学院 2013
[3]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 李霞.陕西科技大学 2013
[4]手工刺绣的时尚性研究与应用[D]. 马玉.北京服装学院 2012
[5]秦绣工艺现状研究[D]. 高晖.西安美术学院 2012
[6]刺绣在中国高级定制时装中的应用研究[D]. 师文雅.苏州大学 2012
[7]初探陕西秦绣研究及应用[D]. 王丹丹.西安美术学院 2012
[8]山西晋中地区民间刺绣的地方性解读[D]. 任雪飞.辽宁大学 2011
[9]浅谈传统刺绣与当代绘画的结合创新[D]. 李喆.西安美术学院 2011
[10]传统刺绣的演化和融创[D]. 柏舒.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本文编号:3520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2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