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数字化文物展示的交互体验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21:17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加强文物保护的相关措施,提出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并将其作为各级文物单位和干部的行动指南[1]。从当前社会的发展来看,文物的展示方式比较落后,静态的文物展陈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促进文物展示方面具有优势。同时,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发展,其便捷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在文物展示表现上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市场调研得出青铜器文物展示有实体展示和数字展示两种方式,并分别对两种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发现青铜器文物展示中存在叙事性差、更新效率低、交互性较弱的问题。通过与传统实体文物展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数字化文物展示具有虚拟现实的沉浸感、能跨越时空的传播、低成本复制性和交互性强的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的数字化文物展示更有具有性价比高、移动性和便捷性、满足个性化交互性的优势。本文在最后以青铜器文物展示为例,通过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户访谈法进行需求挖掘可知,青铜器文物展示需要实现增强现实(AR)识取、音频解读、...
【文章来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章结构展示
陕西历史博物馆
字展示是运用互联网科技手段,通过手机、平板等媒介进行传播。本字展示是指当前移动终端平台上开发的数字博物馆 APP 和博物馆中文物,运用当前的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最新的体化的展示。器文物实体展示案例分析西历史博物馆青铜器文物实体展示自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实地考察发现,其建筑风格为“中央殿堂、四隅[18]。馆里收藏文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历代陶俑、唐代壁画、青铜器的商周青铜器极具代表性。其极具代表性的陈列展览、优美的环境及客都会慕名而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我国博物馆展陈发展现状及趋势[J].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2015(03)
[2]变迁之道:试论博物馆历史与功能——兼论《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J]. 尹凯. 东南文化. 2015(03)
[3]我国数字化博物馆初步研究[J]. 刘建. 中国外资. 2013(15)
[4]虚拟实验室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 李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06)
[5]图博档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及服务融合探讨[J]. 朱学芳. 情报资料工作. 2011(05)
[6]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上)[J]. 单霁翔. 中国名城. 2011(03)
[7]数字化博物馆与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J]. 李静华.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09)
[8]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J]. 张金海,王润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4)
[9]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文化产业[J]. 李子婷. 图书馆论坛. 2004(05)
[10]界定典故多歧义 《辞海》定义应遵循——论典故的定义[J]. 吴直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硕士论文
[1]陕西历史博物馆信息传播研究[D]. 常丹.西北大学 2016
[2]欧洲早期博物馆的兴起:背景与历程[D]. 易丹妮.浙江大学 2014
[3]基于移动设备的晋侯墓青铜酒器展示设计与实现[D]. 李敏.北京工业大学 2014
[4]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D]. 白莹.南京师范大学 2014
[5]文物信息多元阐释研究[D]. 刘萌.复旦大学 2013
[6]基于网络传播的湘绣数字博物馆建设研究[D]. 陈兆邦.湖南师范大学 2013
[7]博物馆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 代安乐.天津商业大学 2012
[8]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展示内容设计的比较研究[D]. 李慧.东北师范大学 2009
[9]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及展示技术研究[D]. 黄秋野.江南大学 2008
[10]数字化艺术设计略论[D]. 吕杰锋.武汉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51209
【文章来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文章结构展示
陕西历史博物馆
字展示是运用互联网科技手段,通过手机、平板等媒介进行传播。本字展示是指当前移动终端平台上开发的数字博物馆 APP 和博物馆中文物,运用当前的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最新的体化的展示。器文物实体展示案例分析西历史博物馆青铜器文物实体展示自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实地考察发现,其建筑风格为“中央殿堂、四隅[18]。馆里收藏文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历代陶俑、唐代壁画、青铜器的商周青铜器极具代表性。其极具代表性的陈列展览、优美的环境及客都会慕名而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我国博物馆展陈发展现状及趋势[J].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2015(03)
[2]变迁之道:试论博物馆历史与功能——兼论《博物馆变迁:博物馆历史与功能读本》[J]. 尹凯. 东南文化. 2015(03)
[3]我国数字化博物馆初步研究[J]. 刘建. 中国外资. 2013(15)
[4]虚拟实验室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 李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06)
[5]图博档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及服务融合探讨[J]. 朱学芳. 情报资料工作. 2011(05)
[6]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上)[J]. 单霁翔. 中国名城. 2011(03)
[7]数字化博物馆与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J]. 李静华.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09)
[8]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J]. 张金海,王润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4)
[9]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文化产业[J]. 李子婷. 图书馆论坛. 2004(05)
[10]界定典故多歧义 《辞海》定义应遵循——论典故的定义[J]. 吴直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硕士论文
[1]陕西历史博物馆信息传播研究[D]. 常丹.西北大学 2016
[2]欧洲早期博物馆的兴起:背景与历程[D]. 易丹妮.浙江大学 2014
[3]基于移动设备的晋侯墓青铜酒器展示设计与实现[D]. 李敏.北京工业大学 2014
[4]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D]. 白莹.南京师范大学 2014
[5]文物信息多元阐释研究[D]. 刘萌.复旦大学 2013
[6]基于网络传播的湘绣数字博物馆建设研究[D]. 陈兆邦.湖南师范大学 2013
[7]博物馆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 代安乐.天津商业大学 2012
[8]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展示内容设计的比较研究[D]. 李慧.东北师范大学 2009
[9]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及展示技术研究[D]. 黄秋野.江南大学 2008
[10]数字化艺术设计略论[D]. 吕杰锋.武汉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51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5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