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凤纹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探索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2-02-04 19:44
凤纹自古以来便在中国纹样历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秦汉时期作为奴隶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在社会动荡发展到稳定进步,道教的兴起与传播,先民借助“求神问道”来寄物托思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社会背景、人文主义等方面探究秦汉凤纹的独特魅力,探索在秦汉时代先民向我们传递的独特视觉符号。在那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以“阴阳五行”说来作为先民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伴随着从奴隶制时代的解脱,经验主义的丰富,对自然的解读加大,凤文化在这个时期有了更为蓬勃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秦汉时期社会背景的探索、文化背景的总结,并辅以对凤纹的发展渊源、发展历程等多方面,来诠释先民寄予秦汉凤纹中所传递的昂扬的生命力,潇洒的处世观和在以集权思想主导下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通过对秦汉时期多种载体类型、不同表现手法上的凤纹探究,了解了秦汉时期纹饰变化特点,和纹样的装饰美。秦汉装饰风格的转变也体现了奴隶制社会到封建主义社会其背后文化含义的体现以及这个历史时期,手工艺创作的波折与过度,感受这个时期凤纹“风格化”的丰富表达。文章对现在“读图时代”多种表现形式上对凤纹的运用和展示,探索其在现代视觉传达...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秦黑漆朱绘单凤双鱼纹洗
“装饰艺术家必须把植物和动物的单个形式变成‘风格化’,才能更好活地将许多动、植物的形态美运用于艺术设计当中。”[1]秦汉时期的装饰风格健的生命力为主题,把凤纹从祭祀、巫术的范围抽离整理,得到了几何意义简化,变成重复图案中的一部分。针对早期只写实形态下单独出现的凤纹形演化后的凤纹适应范围更广,变化形式也更加多变。在纹样可以作为装饰中部分并反复应用之时,便极具样式化的装饰美。现实与艺术之间存在很大不艺术造型上的转变和夸张,更是填注了人们大量的构思与希冀,重复化的凤不同于唐朝的“凤凰热”,唐凤纹瑰丽丰满,富贵健壮,意寓凤鸟祥瑞可以千家万户,更是因佛教及西域文化的传入创作题材丰富且新颖(图 2-6)。秦汉时期的凤纹不仅容纳着秦人等级森严的管理秩序,更容纳汉代道法化的祥瑞之气。秩序感与等级感强烈,神秘色彩浓厚,是代表统治阶级的独高不可攀。此时的凤鸟造型,无论是从器皿纹样使用还是根据凤鸟整体造型皿来说,整个风格张扬生动,矫健气派,曲线轻盈但并不柔软,身躯流畅但单薄,也进一步显示了凤纹作为幻化纹样对于发展至今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地象征意义。
不如汉代时期的制造工业成熟,且创作力度较小,范围多是在装饰纹样上,以夔凤纹为代表(图3-1)。但到了汉代,凤纹造型开始出现变化,这个时期,凤纹形象多以“四象”中朱雀形象出现,且整体造型一派王者之风,体型优雅,器宇轩昂,因器物与造型发生变化,此时的凤纹样多添几分生趣。四象纹(图 3-2)在汉代极为流行,常以组合方式出现用来祈福辟邪以保平安,凤的形象会与当时的人物环境或者不同的动物组合在一起表达先民的内心世界。3.1.2 美轮美奂——金银玉铜秦汉时期雕刻技艺及装饰技艺发达,技巧多样,仅玉器便有透雕、刻线、浮雕、粟纹等多个手法。制作工艺的发达,生活用品种类增加,如青铜器虽然有大[1]安忠义.两汉以来阳鸟崇拜的图像学研究——以佛教造像资料为例[J].敦煌学辑刊,2006(2):85.图 3-1 秦 夔凤纹瓦当出处:中国工艺美术史图 3-2 汉 四神瓦当出处:陕西历史博物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汉漆器凤鸟纹的“立象以尽意”[J]. 员勃. 美术大观. 2013(01)
[2]汉代石刻艺术与现代绗缝艺术的巧妙结合[J]. 刘菲之. 今日科苑. 2009(18)
[3]论“四象”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J]. 刘小蓉.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4]图像与思想的互动:饕餮纹内涵的转衍和射日神话的产生[J]. 黄厚明. 学术研究. 2006(07)
[5]两汉以来阳鸟崇拜的图像学研究——以佛教造像资料为例[J]. 安忠义. 敦煌学辑刊. 2006(02)
[6]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J]. 黄朴民. 河北学刊. 2004(02)
[7]论丝绸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关系[J]. 周文杰. 丝绸. 2003(06)
[8]对照新旧摹本谈楚国人物龙凤帛画[J]. 熊传新. 江汉论坛. 1981(01)
硕士论文
[1]秦汉时期朱雀艺术符号研究[D]. 李茜.湖南工业大学 2012
[2]传统旋涡纹饰“中和”造型思想探述[D]. 滕锐.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13828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秦黑漆朱绘单凤双鱼纹洗
“装饰艺术家必须把植物和动物的单个形式变成‘风格化’,才能更好活地将许多动、植物的形态美运用于艺术设计当中。”[1]秦汉时期的装饰风格健的生命力为主题,把凤纹从祭祀、巫术的范围抽离整理,得到了几何意义简化,变成重复图案中的一部分。针对早期只写实形态下单独出现的凤纹形演化后的凤纹适应范围更广,变化形式也更加多变。在纹样可以作为装饰中部分并反复应用之时,便极具样式化的装饰美。现实与艺术之间存在很大不艺术造型上的转变和夸张,更是填注了人们大量的构思与希冀,重复化的凤不同于唐朝的“凤凰热”,唐凤纹瑰丽丰满,富贵健壮,意寓凤鸟祥瑞可以千家万户,更是因佛教及西域文化的传入创作题材丰富且新颖(图 2-6)。秦汉时期的凤纹不仅容纳着秦人等级森严的管理秩序,更容纳汉代道法化的祥瑞之气。秩序感与等级感强烈,神秘色彩浓厚,是代表统治阶级的独高不可攀。此时的凤鸟造型,无论是从器皿纹样使用还是根据凤鸟整体造型皿来说,整个风格张扬生动,矫健气派,曲线轻盈但并不柔软,身躯流畅但单薄,也进一步显示了凤纹作为幻化纹样对于发展至今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地象征意义。
不如汉代时期的制造工业成熟,且创作力度较小,范围多是在装饰纹样上,以夔凤纹为代表(图3-1)。但到了汉代,凤纹造型开始出现变化,这个时期,凤纹形象多以“四象”中朱雀形象出现,且整体造型一派王者之风,体型优雅,器宇轩昂,因器物与造型发生变化,此时的凤纹样多添几分生趣。四象纹(图 3-2)在汉代极为流行,常以组合方式出现用来祈福辟邪以保平安,凤的形象会与当时的人物环境或者不同的动物组合在一起表达先民的内心世界。3.1.2 美轮美奂——金银玉铜秦汉时期雕刻技艺及装饰技艺发达,技巧多样,仅玉器便有透雕、刻线、浮雕、粟纹等多个手法。制作工艺的发达,生活用品种类增加,如青铜器虽然有大[1]安忠义.两汉以来阳鸟崇拜的图像学研究——以佛教造像资料为例[J].敦煌学辑刊,2006(2):85.图 3-1 秦 夔凤纹瓦当出处:中国工艺美术史图 3-2 汉 四神瓦当出处:陕西历史博物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汉漆器凤鸟纹的“立象以尽意”[J]. 员勃. 美术大观. 2013(01)
[2]汉代石刻艺术与现代绗缝艺术的巧妙结合[J]. 刘菲之. 今日科苑. 2009(18)
[3]论“四象”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J]. 刘小蓉.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4]图像与思想的互动:饕餮纹内涵的转衍和射日神话的产生[J]. 黄厚明. 学术研究. 2006(07)
[5]两汉以来阳鸟崇拜的图像学研究——以佛教造像资料为例[J]. 安忠义. 敦煌学辑刊. 2006(02)
[6]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J]. 黄朴民. 河北学刊. 2004(02)
[7]论丝绸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关系[J]. 周文杰. 丝绸. 2003(06)
[8]对照新旧摹本谈楚国人物龙凤帛画[J]. 熊传新. 江汉论坛. 1981(01)
硕士论文
[1]秦汉时期朱雀艺术符号研究[D]. 李茜.湖南工业大学 2012
[2]传统旋涡纹饰“中和”造型思想探述[D]. 滕锐.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13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1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