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的身份转换与图形语言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20:06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桌面排版革命至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了文字设计的工作流程和设计理念。大量案例印证,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文字设计领域出现了“身份转换”这一特殊现象。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分析,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动因,考察和梳理当代技术进步对当代文字设计地位转变的影响。技术革新直接导致了文字设计理念的升级,借助图形语言的创意手段,文字设计得以从图像解说的传统身份逐渐走向主动表现的位置,从而实现其身份与价值的转换。设计师可以运用图形语言的表现手段,将“文字”作为“被借用的对象”或一种创作元素来进行创意设计。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文字设计身份的转换”造就了“文字即是图形”现象的产生,促发了一场在西方被称之为“革命性”的文字设计变革。运用案例分析法、作品评述法、统计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具有典型意义的设计案例进行解析。借助电子计算机、数字分析软件等设备和工具进行文档分类和数据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第一,在诸多设计因素中,文字设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技术的协助下,文字设计的表现性被不断地开发和应用。第二,在具体的设计案例应用中,文字设计的“身份”已逐渐从辅助说明转变为...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五、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论文各部分概要
第一章 新时代境遇下文字设计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时代赋予当代文字设计的机遇
第二节 新技术问世与设计产业革命
一、软件方面
二、硬件方面
三、其他
四、新技术推动下的设计产业革命
第三节 当代文字设计的理念升级
一、技术解放
二、模棱两可的身份
三、突破印刷思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于文字设计身份的探究
第一节 辅助被动——图像的解说
一、解说与补充
二、图像的衬托
三、画面的点缀
第二节 主动创造——文字的自觉
一、文字设计观的转变
二、格局营造:基于理性应用的文字设计
三、激扬文字:基于实验创造的文字设计
第三节 多元渗透——界限的模糊
一、二维向多维拓展
二、设计向艺术延伸
第四节 当代文字设计的身份转向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用字”的形式法则探索
第一节 基础形式
一、错落组合
二、大写与小写
三、粗细转换
第二节 规则形式
一、排列样式
二、空间营造
第三节 不规则形式
一、综合对比
二、文字堆集
三、破坏创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造字”的形式法则探索
第一节 对“造字”的设计工具梳理
一、徒手
二、电脑
三、综合
第二节 二维范畴
一、书写绘制
二、随机偶然
三、数码生成
四、肌理形态
五、异字组合
第三节 二维之外
一、造物创新
二、拼贴构成
三、光影趣味
四、多维空间
五、动态影像
六、行为事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化进程中的《申报》广告设计发展阶段特点研究(1872-1935)[J]. 黄艳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4(03)
[2]晨光初现:桌面出版时期的奥多比字体设计[J]. 王敏. 装饰. 2013(05)
[3]中国黑体字源流考[J]. 李少波. 装饰. 2011(03)
[4]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散论[J]. 何洁. 装饰. 1998(01)
博士论文
[1]消失的边界[D]. 陈慰平.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民国时期(1912-1949)美术字造型研究[D]. 赵欣悦.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3]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D]. 王子源.中央美术学院 2011
[4]西汉字东字母[D]. 克里斯朵夫·施塔勒.中央美术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635727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五、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论文各部分概要
第一章 新时代境遇下文字设计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时代赋予当代文字设计的机遇
第二节 新技术问世与设计产业革命
一、软件方面
二、硬件方面
三、其他
四、新技术推动下的设计产业革命
第三节 当代文字设计的理念升级
一、技术解放
二、模棱两可的身份
三、突破印刷思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于文字设计身份的探究
第一节 辅助被动——图像的解说
一、解说与补充
二、图像的衬托
三、画面的点缀
第二节 主动创造——文字的自觉
一、文字设计观的转变
二、格局营造:基于理性应用的文字设计
三、激扬文字:基于实验创造的文字设计
第三节 多元渗透——界限的模糊
一、二维向多维拓展
二、设计向艺术延伸
第四节 当代文字设计的身份转向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用字”的形式法则探索
第一节 基础形式
一、错落组合
二、大写与小写
三、粗细转换
第二节 规则形式
一、排列样式
二、空间营造
第三节 不规则形式
一、综合对比
二、文字堆集
三、破坏创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造字”的形式法则探索
第一节 对“造字”的设计工具梳理
一、徒手
二、电脑
三、综合
第二节 二维范畴
一、书写绘制
二、随机偶然
三、数码生成
四、肌理形态
五、异字组合
第三节 二维之外
一、造物创新
二、拼贴构成
三、光影趣味
四、多维空间
五、动态影像
六、行为事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化进程中的《申报》广告设计发展阶段特点研究(1872-1935)[J]. 黄艳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4(03)
[2]晨光初现:桌面出版时期的奥多比字体设计[J]. 王敏. 装饰. 2013(05)
[3]中国黑体字源流考[J]. 李少波. 装饰. 2011(03)
[4]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散论[J]. 何洁. 装饰. 1998(01)
博士论文
[1]消失的边界[D]. 陈慰平.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民国时期(1912-1949)美术字造型研究[D]. 赵欣悦.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3]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D]. 王子源.中央美术学院 2011
[4]西汉字东字母[D]. 克里斯朵夫·施塔勒.中央美术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635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3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