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理学思想影响下南宋陶瓷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20:59
  宋瓷是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巅峰,尤其是南宋陶瓷,蕴含了两宋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独特的美感。其中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美感是统治阶级喜好、士大夫审美、文化引导、工艺技术发展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宋代理学思想空前繁荣,士人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市井文化多姿多彩......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下,造就了南宋陶瓷典雅、含蓄的理性美。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考察,梳理了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及代表人物进行简要陈述;关于南宋尚文风气的形成、士大夫阶层的大发展,以及理学自身转型进行论述。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对比自唐代至南宋这段时期,陶瓷整体风格的变化趋势;以南宋官窑风格特征为主,以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窑口进行补充,对出土器物与传世器物进行整理分析,对不同功用的瓷器的数量、质量作客观描述。结合历史背景、人文因素,探究南宋陶瓷表现出的的一些特定现象,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再次,结合资料文献,对“道器”、“理一分殊”、“中庸”、“持敬”、“格物”等核心的理学范畴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探究其中与美学相关或与造物相关的内涵,进而论述其对设计的影响。分析南宋陶瓷在造型、釉色、构件等方面相应的变化,探究理学中包含的...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思路、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2 “尚文”的宋代
    2.1 理学思想与宋代的对话
        2.1.1 理学的萌芽
        2.1.2 北宋理学的发展
        2.1.3 南宋理学的成熟
        2.1.4 理学从开放自由向官学化的转型
    2.2 宋代尚文之风与士人阶层形成
        2.2.1 南宋尚文的背景及原因
        2.2.2 尚文风气下理学兴起的多方面原因
        2.2.3 重文治国的实际影响
        2.2.4 士人心态及地位的变化
        2.2.5 士人引领文化风尚、审美观念
    2.3 理学思想波及手工行业
        2.3.1 手工业者与儒士的接触
        2.3.2 宫廷工匠迎合帝王审美
3 南宋陶瓷的发展综述
    3.1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南宋陶瓷风貌
        3.1.1 南宋瓷的历史地位
        3.1.2 南宋官窑的美学特征
        3.1.3 龙泉窑的美学特征
        3.1.4 景德镇窑的美学特征
    3.2 南宋陶瓷成就卓越的原因
        3.2.1 对前朝制瓷技术的继承
        3.2.2 南宋制瓷技术的革新
        3.2.3 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3.2.4 贸易繁荣推动制瓷技术进步
4 理学思想中的“形上”与“形下”
    4.1 理学思想中的形上之“理”与形下之“器”
        4.1.1 寻“孔颜之乐”的境界
        4.1.2 北宋五子思想中的造物思想
        4.1.3 从《语类》中探寻造物思想
        4.1.4 从《中庸章句》探寻造物思想
        4.1.5 “游于艺”成为立身成德的途径
        4.1.6 “理”与“器”的微妙关系
    4.2 “礼”对南宋陶瓷的影响
        4.2.1 推崇礼制推动复古之风
        4.2.2 “节之于礼”成为规矩准绳
        4.2.3 “礼”在南宋陶瓷中的反映
5 从南宋陶瓷中探寻“理”
    5.1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南宋陶瓷
        5.1.1 南宋陶瓷礼器
        5.1.2 南宋日用器皿
    5.2 南宋瓷器崇尚自然之美
        5.2.1 天公作美的釉面效果
        5.2.2 绞胎工艺产生自然纹理
        5.2.3 浑然天成的如玉釉色
    5.3 南宋陶瓷上绘画装饰中的“理”
        5.3.1 构图形式上从全景远景到近景小品的转变
        5.3.2 梅、竹、菊、莲等装饰在南宋陶瓷装饰上的应用
    5.4 南宋瓷器的设计、审美风格
        5.4.1 简约风格的形制
        5.4.2 装饰的简化
        5.4.3 趋于简化、收敛的器皿构件
        5.4.4 趋于淡化、和谐的釉色与彩绘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工匠的文化水平[J]. 程民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2]程朱理学对宋瓷成就的影响[J]. 郭谂墨.  人文天下. 2017(07)
[3]宋代陶瓷图案纹饰的审美意蕴探究[J]. 田飞,王明时.  兰台世界. 2015(15)
[4]礼:中国美学起源时期的核心[J]. 张法.  美育学刊. 2014(02)
[5]“理学”思想对宋代瓷器的影响[J]. 解荣昌.  中国陶瓷. 2014(03)
[6]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 薛栋.  职教论坛. 2013(34)
[7]宋儒以理释礼的思想历程及其困境[J]. 殷慧.  中国哲学史. 2013(02)
[8]朴素而精致的古代设计思想[J]. 杭间.  新美术. 2013(04)
[9]“礼”对宋代官窑仿青铜礼器影响研究[J]. 于秀军.  中国陶瓷. 2011(09)
[10]青白瓷标示的宋代美学思想[J]. 杨悦,陈雨前.  美术大观. 2011(07)

博士论文
[1]成器之道:艺术创作中的模仿、融合与创造[D]. 范勃.中央美术学院 2014
[2]中国古代耳饰研究[D]. 李芽.上海戏剧学院 2013
[3]中国古代器皿造型样式研究[D]. 高纪洋.苏州大学 2012
[4]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 谷莉.苏州大学 2011
[5]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 苏梅.苏州大学 2010
[6]中国古陶瓷饰纹发展史论纲[D]. 陆军.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7]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D]. 张晓霞.苏州大学 2005
[8]《礼记》成书考[D]. 王锷.西北师范大学 2004
[9]宋代画论美学研究[D]. 张完硕.武汉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宋代士阶层文化对造物思想产生的影响探究[D]. 许欣悦.南京艺术学院 2016
[2]张载礼乐思想论[D]. 刘焦.四川师范大学 2015
[3]宋代陶瓷的审美取向及美学特征的研究[D]. 谭天.西安工程大学 2012
[4]以理释礼—朱熹礼、理关系研究[D]. 姜波.安徽大学 2011
[5]宋元时期的外销瓷研究[D]. 李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6]宋汝窑、官窑与龙泉窑器型比较[D]. 杨文剑.清华大学 2007
[7]宋代梅瓶研究[D]. 陆军.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1



本文编号:3668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68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