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16 07:36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为视角,试图通过对于海德格尔中文原著的细读,在海德格尔研究领域另辟蹊径,并对主体间性美学的建构和研究提供些许启示。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就开始了对存在问题的发问,并以“此在”为契机,在哲学的本体论意识上,向西方主体性哲学和形而上学传统宣战。他在通过此在对存在发问的同时,还对传统的真理观和语言观进行了否定,提出了一种建立在主体间性生存论视角上的独特的真理观和语言观。但是在这一阶段,海德格尔对“存在”意义的追问是通过“此在”展开的,主体性是显性的,此在在存在者状态上就享有优先地位。这种优先地位本身就蕴藏着对存在的遗忘的危机,因此他对此在的生存论建构的愈加完整,却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巩固。这就使得建立在此在世界上的真理观和本真的语言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就在海德格尔不断的探索和对于主体性的不断的批判和否定的过程中,隐藏在背后的主体间性视角不断凸现,海德格尔的思想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走入天地人神的四重奏的世界。海德格尔认为,只有在天地人神的和谐的四重奏中,作为世界的守护者的人才能与存在相遇。天地人神四重整体才是本真的世界。而这一世界和美学世界是相通的,最终海德格尔就走上了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的道路。 通过对于海德格尔思想的整理,在海德格尔从前期此在出发到后期进入存在本身,我们可以找寻到一条从偏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自我否定的轨迹,这对于海德格尔研究和目前中国现代美学界的建构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海德格尔 主体间性 审美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95.16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8
  • 导言8-9
  • 第一章 问题的起源9-19
  • 第一节 海德格尔研究现状及分析9-12
  • 1.1.1 国内研究9-10
  • 1.1.2 国外研究10-12
  • 第二节 主体间性思想的研究现状12-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第三节 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的定位18-19
  • 第二章 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思想的探索之路19-41
  • 第一节 萌芽——存在的发问19-25
  • 2.1.1 发问的缘起19-20
  • 2.1.2 发问的起点20-22
  • 2.1.3 此在的发问22-25
  • 第二节 发展——真理的思考25-32
  • 2.2.1 存在与真理25-26
  • 2.2.2 真理与此在26-29
  • 2.2.3 真理观进一步发展29-32
  • 第三节 成型——语言的探究32-41
  • 2.3.1 存在到语言32-34
  • 2.2.2 语言与话语34-38
  • 2.2.3 道说与语言38-41
  • 第三章 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的归宿—天地神人的四重世界41-52
  • 第一节 贫乏的时代41-43
  • 第二节 天地神人的四重世界43-48
  • 第三节 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世界的实现48-52
  • 尾声52-53
  • 参考书目53-55
  • 后记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一)[J];哲学动态;200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70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5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