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美学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陆九渊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陆九渊是南宋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与同时代的朱熹奠定了中国理学史两大流派,是宋明理学心学的创始人。本文认为,既往的研究将陆九渊置于学派之中理解,认为朱陆之争是心学与理学(程朱理学)之争,忽视了陆九渊反理学(作为时代特点之理学)的特点。而要研究陆九渊的美学思想,首要的任务是重新理解其哲学思想。然后才能够对其美学思想做出探讨。 本文第一章从人生论的角度分析陆九渊本心思想和评述践履工夫。通过对本心渊源的介绍,对本心本然、“实”学、主宰三方面的具体分析,阐明陆九渊思想的核心在于“实”学,而“实”学的内容在于践履,陆九渊的“实”学并没有在哲学论证上为儒家提供应对佛老的本根论,而是通过德性践履充实生活,使得儒家人生理想和生活不容质疑地获得肯定。 本文第二章从宇宙论的角度探讨陆九渊“心即理”命题的基本结构,强调他对于理的理解不同于朱熹等理学家,侧重的主要是伦理,而对于宇宙的理解也偏向于钱穆先生所说的“历史人事”。在这样的理论结构背景之下,陆九渊与朱熹讨论无极太极时,强调“象”的观念,由此对朱熹“无形而有理”的太极思想进行了批评,从而在宇宙论上对形而上学进行了不同理解。这种“实”学观念在宇宙论中混杂了理气二者,如果贯彻到人生论则体现一定的困境。因此,自朱熹以来,很多学者对陆子不论气的问题提出了批评。本文通过陆九渊对气的使用,概括了陆九渊气论的基本内涵,钩沉了陆九渊的气论思想。 本文第三章在儒家美学美善合一的传统之下分析陆九渊“实”学美学思想,通过第一章总结的“实”学思想,指出陆九渊美学思想的核心为审美体验论。通过第二章对“心”和“气”的研究,强调陆九渊人格美学思想中“心”和“气”对于人格美标准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陆九渊 “实”学 美学 体验 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2
- 第一章 陆学人生论12-26
- 第一节 "本心"分析12-19
- 一、"本心"渊源12-14
- 二、"本心"分析14-19
- 第二节 "践履"述评19-24
- 一、"存诚"与"辨志"20-22
- 二、读书、亲师友和事上历练22-24
- 小结24-26
- 第二章 陆学宇宙论26-36
- 第一节 "心即理"分析26-29
- 一、以心为核心的考察27-28
- 二、以理为核心的考察28-29
- 第二节 气论钩沉29-35
- 一、陆学论"形而上"29-33
- 二、气论钩沉33-35
- 小结35-36
- 第三章 陆子美学思想36-45
- 第一节 陆子"实"学的美学精神36-40
- 一、儒家美学的传统36-37
- 二、陆子"实"学的美学精神37-40
- 第二节 陆子美学的人格理想40-44
- 一、儒家人格理想概说40-41
- 二、陆子美学的人格理想41-44
- 小结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蓉;;拿妓女说事儿的朱熹[J];晚报文萃;2011年17期
2 胡迎建;吕荣荣;;论朱熹的田园农事诗[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3 李尾咕;;朱熹民本思想对朱子学者的影响[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朱思凡;;从《诗集传》看朱熹的《诗序》之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胡迎建;;试论朱熹在八闽的山水诗[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颜立水;;厦门可以打造“朱子文化”品牌[J];群文天地;2011年04期
7 赵乖勋;;朱熹论“屈原之过”[J];求索;2011年06期
8 周永健;;论朱熹《家礼》的社会教化功能[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9 付晓芳;;关于朱熹《琴律说》的调弦之法[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10 冯兵;;朱熹在武夷山与道士交游事迹略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瑞熙;;二论朱熹的政治主张[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牛力达;;简论朱熹对易学发展的贡献[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邵良棋;;浅谈朱熹的“德治”思想[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陈其芳;;朱熹与武夷山[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5 国伯成;;纪念先哲朱熹[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6 鞠盛;;咏朱熹[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7 周予同;;朱熹之经学[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8 何乃川;林振礼;;朱熹“逃禅归儒”的思想转变[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9 郑学檬;;在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代序)[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黄寿祺;张善文;;朱熹诗文理论述要[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粟品孝;朱熹的官德思想[N];光明日报;2004年
2 旅美文化学者 常江;希望朱熹的生日别过得太安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林建国;建阳是“朱熹”邮票的最佳原地[N];中国邮政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玉贵;两省四地争抢“朱熹故里” 阆中人网上叫卖域名[N];南充日报;2010年
5 宋晓文;解读《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邮票元素[N];中国集邮报;2010年
6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章原;朱熹:半日静坐,半日读书[N];东方早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郑大中;朱熹:中国儒家主要代表人物[N];上饶日报;2011年
8 陈福康;文物造伪应该揭露[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冯念学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法院;朱熹错断 坟案的启示[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史宇 欧秀芬;朱熹邮票设计座谈会召开[N];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华;本心与善政[D];吉林大学;2010年
2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权相佑;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包丽虹;朱熹《诗集传》文献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锋;朱熹政治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隋金波;云间月澄[D];浙江大学;2011年
8 曹海东;朱熹经典解释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郝永;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雷喜斌;朱熹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长生;朱熹山水诗的渊源与嬗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常建勇;朱熹自我教育思想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煌明;理念与天理——柏拉图与朱熹[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淑霞;圣贤——朱熹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小如;论朱熹《论语集注》的训诂价值[D];宁夏大学;2003年
6 郑俊晖;朱熹主要音乐著述的文献学研究——以《朱文公文集》为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永文;南宋时期赣东北朱熹后学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樊沁永;陆九渊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海燕;戴震与朱熹诗经学比较[D];安徽大学;2005年
10 姚宇亮;从朱熹书学看宋代儒学复兴对书法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陆九渊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8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