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人性结构及审美在人性建设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6-07 21:09

  本文关键词:人性结构及审美在人性建设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席勒与李泽厚这两位在德国和中国美学发展历程中颇有影响的思想家的个体研究,已经非常细致入微了,作为理论研究领域的初学道者很难实现新的理论突破。因此本文试图另辟蹊径,立足于人性结构及审美在人性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视角,采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两人思想的内在关联与逻辑差异,以期对当下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一点建设性意见。 席勒与李泽厚生活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有很大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寻求将两人置于一起比较的缘由与依据是我们在绪论部分所要彰显的内容。我们认为康德的哲学美学思想是席勒、李泽厚两人理论的共同源泉,他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划分、先验认识能力的理解、自由意志的张扬、审美意义的剖析等等思想都极大地影响了这两位后来者,这是支持本人展开比较的可能性依据之一。另一个重要的依据则是他们的理论都为非正常化的社会环境所激发,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十年“文革”分别成为两人理论的现实激生点。当然,我们作这种比较的前提是强调这两场社会变革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但是在社会变革中人性状况却有极其相似的表现,那就是人性分裂,感性、理性冲突,,非理性冲动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展开了对席勒与李泽厚两人思想的剖析、比较。具体行文上,本文共分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综述了前人对席勒与李泽厚思想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及思路,也就是从人性结构及审美在人性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角度,采用比较的方法阐释两人的理论。正文的第一、第二部分成并列关系,分别梳理了席勒与李泽厚的人性建设思想。具体来说,剖析了两人思想的产生背景、理论焦点、重心所在,揭示了他们与康德思想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席勒对人的神性的推崇,感性理性化的文化策略,李泽厚以自然人化揭示人的理性来源,并通过人的自然化(在这里,自然包括外在自然、内在自然双重含义)实现人性完整的理论,还可以看到他们对审美所实现的爱的境界的共同关注。第三部分,本文力图揭示两人理论的关联与差异。我们承认席勒的审美化生存理想立足于人本主义,对自由、审美的主张有脱离现实的玄想之嫌,后者则接受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因而指出了审美化生存的现实可能性。但是我们认为李泽厚作为后来者其理论对席勒的超 越仅仅体现在某个角度、某种程度,而从另外某些方面、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超越 又是不成功的。比如李泽厚由于哲学美学的人思视角,其理论对美学本身特征的研究 有所欠缺,也为学人们所垢病。第四部分,本文的最终归结点,也是显示强烈的现实 色彩的地方。通过对席勒、李泽厚思想的比较研究我们力图反思当下社会精神文化建 设的途径与出路,那就是重举人的理性,呼唤神性。而要实现这些目的的途径就是通 过审美来进入爱的境界,在爱与美中回归世界,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发挥自我的自 由创造力。
【关键词】:席勒 李泽厚 人性结构 审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83-0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绪论8-10
  • 一、 席勒的人性建设之路10-21
  • (一) 席勒对人类精神困境原因的剖析10-12
  • (二) 席勒的美学思想12-19
  • 1 、 感性理性化的文化策略13-15
  • 2 、 具有道德自由的神性之人是人性的最高阶段15-17
  • 3 、 审美使人实现自由,获得爱情17-19
  • (三) 席勒美学的得与失19-21
  • 二、 李泽厚的人性建设构想21-28
  • (一) 李泽厚对人类精神困境原因的剖析21-23
  • (二) 李泽厚的美学思想23-28
  • 1 、 自然人化-理性的来源23-26
  • 2 、 非理性、理性的辨证关系26
  • 3 、 人的自然化-在爱中找到归依26-27
  • 4 、 人性的顶峰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27-28
  • 三、 席勒与李泽厚的美学思想比较28-33
  • (一) 感性理性化途径的分歧28-30
  • (二) 诠释“善”之内涵的分歧30-32
  • (三) 理解美的本质、特征的分歧32-33
  • 四、 剖析比较席勒、李泽厚思想对于当下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33-38
  • (一) 当下社会的精神病态33-34
  • (二) 标举理性、呼唤神性34-35
  • (三) 张扬审美,进入爱的境界35-38
  • 注释38-41
  • 参考文献41-43
  • 作者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3-44
  • 后记4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惠娟;寻回失落的情感天地[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人性结构及审美在人性建设中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30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