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乐文化中的审美思想
本文关键词:儒家礼乐文化中的审美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礼乐文化中的审美思想源于先民与自然相沟通的方式,经儒家的倡导、重建及儒家对个体人格和人生境界所做的深入探讨与实践,构建了古代中国礼乐文化中审美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的"美善相济"道德观和近代"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潮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 礼乐文化 审美思想 道德 仁 美育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Aesthetic Thought of Confucian Ritual CutlureWANG Guan(Nanjing Institute of Arts,Nanjing,Jiangsu 210013)一、儒家礼乐文化审美思想发轫上古时代是一个人神杂处的时代,“人神以和”(尚书·尧典)就是那时先民的生存方式,远古先民最初关于“美”的观念正是在“人神以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佳解;罗泽荣;;礼乐文化与传统节日休假制度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2 王岁孝;;追求文明是中国礼乐文化的本质特征[J];飞天;2009年22期
3 吕东方;;论先秦时期儒家礼乐文化的生成及现实意义[J];音乐天地;2006年08期
4 张法;;礼乐文化:理解先秦美学特色的一个路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刘菁媛;;泰山礼乐文化浅谈[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1期
6 杜卓慧;;论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特征[J];黄河之声;2008年07期
7 刘菁媛;;相伴岱岳唱千年——泰山礼乐文化[J];歌海;2008年04期
8 吉琳;杨祥民;;中国扇子与礼乐文化[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年10期
9 项阳;;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中礼乐文化缺失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2年01期
10 钟彩虹;;对中国礼乐文化的一点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林;;借鉴礼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李仲立;;东周礼乐文化论[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仲立;;东周礼乐文化论[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4 赵敏俐;;诗与先秦贵族的文化修养[A];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林;礼乐文化与和谐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宋立林;礼乐文化与当下生活[N];济宁日报;2010年
3 刘悦笛;从“秋期释奠”看当代韩国的儒家“礼乐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项阳;从“金石之乐”看山西礼乐文化的先进性[N];山西政协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杨晓华;大礼与天地同序[N];中国文化报;2014年
6 项阳;从“金石之乐”看山西礼乐文化的先进性[N];山西政协报;2012年
7 程曦;礼乐与人文[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鹏;《大成礼乐》:展现儒家精髓[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大智 整理;人文精神与中华礼仪[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10 彭林 本报记者许丛军整理;中华礼仪文明期待振兴[N];南通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娟;《诗经·大雅》与礼乐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川豫;《诗经·七月》与先秦礼乐文化[D];河南大学;2010年
2 张柳明;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大雅》颂美诗[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郑丽娟;《诗经》“二南”与周代礼乐文化[D];河南大学;2007年
4 赵富荣;从《大雅》看周代礼乐文化精神[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张振羽;孔子人格思想的文艺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范梦婕;“乐”,如何成为“德之华”[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7 张苏罗;《诗经》燕飨诗与周代礼乐文化的构建[D];暨南大学;2010年
8 冯宪伟;先秦儒道二家历史观异同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雪美;礼乐文化背景中的汉语“史诗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10 刘娟;周代礼乐文化与《诗经》的编订[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儒家礼乐文化中的审美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3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