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中的不满》导论

发布时间:2017-06-26 13:07

  本文关键词:《美学中的不满》导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布迪厄对康德美学进行猛烈批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美学"这一术语的合法性:巴迪欧提出"反美学",舍费尔采用分析美学,利奥塔重谈崇高,他们都对"美学"这一陈旧的名号展开攻击,因为美学话语似乎要取代艺术品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对"美学"的不满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美学也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言,要对艺术品取而代之,相反,正是因为美学的存在,艺术方能被识别。历史上识别艺术的体制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影像的伦理体制,第二种是艺术的再现体制,第三种是艺术的审美体制。美学的出现正是一种新的艺术识别体制的诞生,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再现体制的艺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依赖,从而为更为平等的艺术形式铺平道路。
【作者单位】: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
【关键词】艺术的再现体制 艺术的审美体制 美学 平等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美学的名声很糟糕。很少有哪年没有关于它的新著问世,这些著作要么宣告其时代已经终结,要么声称其危害仍在继续。无论哪种情况,指责都如出一辙。美学是诡辩的话语,正是凭借它,哲学或某种哲学会为一己私利而歪曲艺术品以及趣味判断的含义。指责虽然相同,理由却五花八门。二三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毓章;;德国近代泛神论繁荣的精神缘由——以埃克哈特与斯宾诺莎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黄静;穆时英现代都市小说的意象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长才;诗歌写作中的灵感与抽象思维——瓦雷里诗学一瞥[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6 杨冬;;浪漫主义诗学的三种倾向[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7 姜梦;;王尔德童话故事中的意象及其唯美主义内涵[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8 宋嘉扬;论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创作理念与风格[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李松;;问题与思路:多元现代性——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关系分析入手[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10 彭奕奕;;儒学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岳;《女巫之,

本文编号:486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86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