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怪诞”与“怪”异同新论

发布时间:2017-06-26 17:00

  本文关键词:“怪诞”与“怪”异同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我国美学的审美范畴中怪诞概念泛化的主要原因是将"怪"当成"怪诞"。"怪诞"是恶与滑稽按反常化方式构成的、既可怕又好笑的系统结构模式审美形态;"怪"则是以反常化方式构成的能使人惊异的一切失误或现象。"怪诞"的必有成分是恶与滑稽,"怪"的必有成分是滑稽;"怪"与"怪诞"的构成方式都是反常化;"怪诞"的接受反应是可怕和好笑混杂,"怪"的接受反应只是惊异。厘清"怪诞"与"怪"的异同,既有助于克服"泛怪诞化",又有助于吸纳"怪"论成果,使怪诞美学走向深入和壮大。
【作者单位】: 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审美形态 反常化 构成方式 系统结构模式 怪诞美 构成成分 滑稽 异同 必有成分 审美范畴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我国美学的审美范畴中怪诞概念泛化的主要原因是将“怪”当成“怪诞”。“怪诞”是恶与滑稽按反常化方式构成的、既可怕又好笑的系统结构模式审美形态;“怪”则是以反常化方式构成的能使人惊异的一切失误或现象。“怪诞”的必有成分是恶与滑稽,“怪”的必有成分是滑稽;“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毛宣国;试论怪诞[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2 张朝瑾;浅论文学中的怪诞美[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3 王纪人;浅论怪诞[J];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01期

4 朱存明;;中国文艺中的怪诞[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描摹艺术美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3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王国良;郭蕾;;欧阳修与北宋儒学复兴运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申睿;;《原本玉篇残卷·糸部》或体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6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尹继鸣;;展示空间的设计构思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郑君;基于文献的中药毒性认识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比莫娃;陈贻谋;;美学中喜剧的概念[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西林;;有别于美学思想史的审美史——兼与许明商榷[J];文艺研究;1994年05期

2 李平;生活世界的审美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王建疆;;审美形态新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李明生;论艺术的审美承受与存在方式[J];学术论坛;1991年03期

5 古建军;文艺审美形态世界的重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6 万书元;;作为审美形态的隐喻与象征[J];艺术百家;2008年01期

7 牛军;;美:来自天人之际的消息——中国审美形态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赵伯飞;孙琳;;现代审美形态的根本特征和效果的价值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9 丁宁;;景观审美分析[J];美与时代;2007年11期

10 孟洋;;论庄子对龚自珍美学思想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大威;;试论审美形态的特定性——审美形态及其相关易混概念辨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法民;;西方怪诞理论到中国[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智;;审美与自然生态环境[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4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邢煦寰;美学需要走向行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弘扬和培育民族审美精神[N];人民日报;2003年

3 邱紫华 宋雄华;宏大的范畴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4 董爱民;审美文化应肩负起引导社会风尚的责任[N];文艺报;2006年

5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张天曦;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审美新景观[N];山西日报;2004年

6 李素香;时代变化引起审美意识变迁[N];山西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翟箫;丑在现代背景下的审美价值与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林鲜;灾难·死亡·生命[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颖慧;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中的野趣探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爱萍;试论生态美育[D];扬州大学;2006年

5 丁鹏;气韵:生命之力与生命情致的融合之美[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蔡志栋;金刚何为怒目?[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u&;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气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姜婷婷;丰子恺情趣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孙琳;现代都市人生活状态的美学反思[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怪诞”与“怪”异同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86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