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礼貌原则的文化共性

发布时间:2014-07-24 11:59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礼貌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而且两种语言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也基本对应,但是这些意义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却具有语用上的差异,这一点在称呼语上体现最为明显,而这些差异常常成为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根源。因此,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本文对基于礼貌原则的称呼语的中西文化差异做了初步分析。

  一礼貌原则的文化共性

  争L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世界上任何社会或群体,人们的行为(包括言语行为)都由"礼貌"来制约,由"面子"或"面子的工夫"来维系。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礼貌都是普遍存在并受到高度重视的现象。着名语言学家何自然(1997)指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首先考虑的不→定是合作,而是话语的合适与否、得体与否,即礼貌问题。由此看来,在跨文化交际中,言行是否礼貌得体已成为影响人们交际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语言学家Lakoff ( 1973)认为,在某些类型的会话如非正式的交谈中,肯定并加强双方的关系比真正思想的交谈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礼貌的因素在会话的有效性中占了上风。

  国际着名语言学家GeoffreyLeech教授(1983: 132)根据英美等西方国家人群的言语习惯,提出了指导交际成功的礼貌原则。作为-个重要的语用原则,该礼貌原则包括6个准则:得体准则( tact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做到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让别人受益。慷慨准则(generos均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利己的观点,做到尽量少让自己受益,多让自己吃亏。赞誉准则(approhation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对他人的贬损,做到尽量少贬低别 人,多赞誉别人。谦逊准则(mesty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自己对自E的表扬,做到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自己与别人观点上的不同,做到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减少言语表达中自己与别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做到尽量减少对对方的反感,增加对对方的同情。

  结合Leech的理论,顾日国(1990)根据汉语文化的源与流,提出了汉语文化中礼貌规范的四大特点:尊重(re-spect)、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町m由)、文雅 (refinement)。并在此基础上,笔耕论文,效法Leech提出了与汉语文化 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

  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时

  要"贬"、要"谦",指称昕者或与昕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称呼准则: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求同原则:这与"脸"和"丽子"有关,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要力求和谐一致。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由以上两种礼貌原则可以看出,虽然它们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为目的的,都是以贬己尊人,求同存异为核心的。

  而对于礼貌的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即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国度中,人们有自己的礼貌方式。我国-向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讲礼貌。礼貌是普遍现象,是各民族都讲究的,只是各民族有各自的礼貌表达方式罢了。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b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