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审美差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演奏
钢琴作品中音乐表现的民族性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音乐的民族性也是音乐美的标准之一。一部音乐作品一旦具有某一民族的音乐特性,它就很容易被本民族昕众所辨认和理解。因为民族审美意识创造了更好的理解本民族音乐的独特基础,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能够不费力地进入某种特定的表现方式和类型模式的综合体中去,对作品的真正接受才是可能的。因此在价值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地域"标准,也即民族审美的标准。
民族审美意识不是绝对的,不是与它民族毫无共同之处的,笔耕文化推荐期刊,而是在比较之中的。民族审美意识也不是僵固不变的,它随历史变化而演化,因此民族审美意识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绝对可变性。审美意识的发展和演化,必然显现到音乐中来,因此审美意识的发展演化也推动着音乐特点的变化发展,随着不同的地域民族环境之间愈来愈多的交流和不同音乐文化的互相影响,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将拓展。而越具有民族性的音乐,就会受到越多的昕众的理解和接受。
随时代、环境的变化审美意识是具有可变性的。音乐的审美意识、观念,不仅以理性的、思维的方式存在,而且以感性的、体验的方式而存在。我们可以认识到钢琴演奏不是纯感性的活动,而是由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共同参与,分析在前、演奏在后的艺术实践活动。
结语
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要注意对钢琴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它需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促使演奏者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对钢琴作品进行再创作。通过深入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适度把握审美取向,使我们更准确地掌握中国文化与钢琴的结合。我们相信,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必将走向光明的未来。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