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崇高:我们灵魂的不治之症
本文关键词:躲避崇高:我们灵魂的不治之症
更多相关文章: 理论遗产 朗吉努斯 西方文化 阎连科 认知体验 张承志 张贤亮 美学意义 受苦受难 竞争方式
【摘要】:正崇高之于我们似乎已然成为了一个久违的话题,而在我看来,我们对于崇高实际上一直就是一无所知。目光首先需要转向普罗米修斯、撒旦等这些甘愿承受痛苦的形象身上,应当认识到,除了自由,他们所表征的其实还有西方那由来已久的美学意义层面的崇高概念。悲剧的显在价值之一就是这种崇高,它属于一种情感效果,又属于一种认知体验,更是一笔宝贵的西方文化理论遗产。在最早开始论述崇高的朗吉努斯那里,崇高作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理论遗产;朗吉努斯;西方文化;阎连科;认知体验;张承志;张贤亮;美学意义;受苦受难;竞争方式;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崇高之于我们似乎已然成为了一个久违的话题,而在我看来,我们对于崇高实际上一直就是一无所知。目光首先需要转向普罗米修斯、撒旦等这些甘愿承受痛苦的形象身上,应当认识到,除了自由,他们所表征的其实还有西方那由来已久的美学意义层面的崇高概念。悲剧的显在价值之一就是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年;马玉坤;;是捍卫人性尊严,并非趣味低级——《聊斋志异·犬奸》新解[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宛小平;;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美学”之说的质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刘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自由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4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刘海龙;;传播游戏理论再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7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8 吕宏波;;梁启超的“趣味”范畴与中国美学现代性[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尚文华;傅永军;;对道德情感的哲学分析[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孙晓霞;;从“海景”到“菜园”的视角迁移——关于当代乡村艺术活动的理论构想[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立军;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莹莹;侗族风雨桥的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晓平;苦难与救赎[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陵;;纪念列宁[J];文学评论;1960年02期
2 支克坚;;论革命文学的理论遗产[J];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01期
3 雷永生;;毛泽东对认识论根本原则的科学概括[J];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4 徐中玉;;文艺的本质特征是生活的形象表现——学习鲁迅对文艺性质、特征、任务、作用的看法[J];上海文学;1979年11期
5 张光年;;在颐年堂听毛泽东谈双百方针[J];百年潮;1999年04期
6 罗宗强;;非《文心雕龙》驳议——评《学习与批判》上的一篇文章,兼论批判继承我国古典文艺理论遗产[J];文学评论;197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兴耕;如何看待这份理论遗产[N];光明日报;2000年
,本文编号:546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4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