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贽美学思想的人格救赎论要旨
发布时间:2017-08-08 06:02
本文关键词:论李贽美学思想的人格救赎论要旨
【摘要】:在李贽的相对主义美学思想中,对美的追求远超过了对真和善的追求。他主张用审美净化人心,以情感超越伦理的限制,完成对受压迫蛊惑之人心的救赎,最终实现社会的伦理改造。他博观而约取,集儒、道、墨、释、伊救赎观,维护了市民阶级利益;在超越前代美学的同时,也对人性、人格的价值作出了最大的肯定。
【作者单位】: 泉州第十中学;
【关键词】: 李贽美学思想 人格 救赎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人格是稳定和隐潜的心理品质,统一了人的各种文化特性,更是人与人差异之根本所在。人格皈依于道德追求,人格决定命运。据本尼迪克特的说法:“文化通过基本人格类型,塑造着并控制着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的个体兴趣与活动。”[4](p5)法国作家毕丰说,风格即人。歌德言,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鲁嘉,周宁;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心理人类学研究重心的转移[J];求是学刊;1996年01期
2 李晓林;论马尔库塞的审美功能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爽;;司空图美学思想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袁爱军;成镜深;;试论阮籍生命的悲剧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贾璐;;艺术政治学的乌托邦——关于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陈长利;;论先秦时期的“形式”观念[J];船山学刊;2008年04期
5 周宁;心理生活的主体性与独特性──个人建构理论的启示[J];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6 周桂君;;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美、真、善——济慈审美观与道家审美观的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静;;浅析赵孟,
本文编号:638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3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