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的规训”到“美的盛典”:1980年代美学话语的谱系转型
本文关键词:从“美的规训”到“美的盛典”:1980年代美学话语的谱系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热” 实践美学 诗化哲学 二元对抗 审美文化
【摘要】:1980年代以"形象思维讨论""手稿热""译介热""实践美学"等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美学热"浪潮促使了美学学科的独立,更是伴随一系列的思想文化转型,呈现美学自身的历时流变与知识谱系转型。此种进程实质上也是一个美学普世性价值彰显和全球化同构的过程,并且和新启蒙一道构建、辐射了整个文化脉络。其内驱力和生成性因素是美学的感性话语与国家总体化意识形态政治的对抗。而谱系转型的表征层面总体可概括为"诗化哲学与审美主义"、"生命张扬的人学美学"以及"一元哲学到多元生活"三个维度。从美学的形态而言,逐步从机械反映论和政治工具论走向诗化哲学与审美主义,并将在审美文化的语境中继续走向成熟和多元;从美学价值而言,从实践美学主体性的确立走向生命张扬的人学美学;从美学的理念范畴而言,经历了从一元本体到多元生活的话语释放过程。从历时的进程,到学科的流转,美学呈现出重建诗化哲学、人学美学、生活美学以及批判性主体的努力。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美学热” 实践美学 诗化哲学 二元对抗 审美文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自律问题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0BZW002)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自1980年代“美学热”产生并发展以来,不仅仅形成了整个80年代美学研究的热潮1,使得美学学科获得了新的转折与繁荣;更是围绕着一系列的美学和文学问题的探讨,促使了文学、文论以及美学自身呈现出历时性的流变与新的知识变异,从而得以更好地参与历史的建构。在诸如“形象思维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试论古希腊“和谐”美学与中国古代“中和”美学的异同[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翟恒兴;;《美学新概念》:人文思想的“清道夫”[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贾丽军;;“反向”的品牌美学观[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年07期
4 皮朝纲;;佛教美学研究琐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1期
5 李如密;;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6 孟姝芳;刘颜玲;;转型期中国美学问题学术研讨会暨《曾繁仁美学文集》出版座谈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7 杨平;;《新人间美学》三题议[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5期
8 高树博;;审美无利害性与参与美学[J];哲学动态;2011年10期
9 楼昔勇;;难忘美学班的师友[J];美与时代(下);2012年08期
10 陆一帆;美学讲义连载(2) 第二章 美是什么[J];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鲁晨光;;用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兼析作为证据的鸟类多彩羽毛[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李志宏;;从“人本质美学观”到“人智能美学观”的理论建构与阐释[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伟;;马克思主义视野:人类美学论纲[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确;;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中国学科美学发生的考察与反思[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张伟;;类美学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翔德;大美学时代[N];太原日报;2006年
2 邢煦寰;美学需要走向行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乔燕冰;美学城市,,让艺术家在城市中闲逛[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孟姝芳邋刘颜玲;以人为本:探寻美学出路的着眼点[N];文艺报;2008年
5 常智奇;建构自然整体 和谐论的美学观[N];文艺报;2005年
6 张荣生;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N];中华读书报;2012年
7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赵建军;唐君毅美学观的价值境界[N];光明日报;2013年
9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10 李希凡;一种新美学发展观的执着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2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4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2 刘小建;“美学”概念在中国20世纪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崔亮;会计美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万雯雯;“家乡”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凡生;美学的回归之路[D];鲁东大学;2013年
6 李斌;反叛,还是沉沦?[D];新疆大学;2008年
7 王萌;梁启超趣味美学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孙小光;俄狄浦斯的美学与人类学救赎[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香会;中国农业中的美学考察[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09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70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