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新自然精神

发布时间:2017-09-09 12:10

  本文关键词: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新自然精神


  更多相关文章: 陶渊明 新自然精神 艺术化生存


【摘要】: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年代之一,但却是艺术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这种艺术精神不仅表现在创作领域,同时也表现在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之上。伴随着汉帝国中央统一集权的崩溃和儒家信仰的衰落,人类社会和精神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时期,同时在经济领域大规模的庄园经济也开始兴起。这些转变促使了人们对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思考,进而引发了魏晋玄学的产生。魏晋玄学与儒学的最大不同在于极大的强调人格的自由和独立,这种强调带有“人的觉醒”的重要意义。“人的觉醒”不仅促使了艺术领域内各种创作的繁荣,同时也催生了人类对于自然美的重新认识,这些都将促使魏晋时期一种新的审美人生观的形成。 陶渊明生活于魏晋的后期东晋,与魏晋时期大历史背景相比,东晋由于是统治阶级大逃亡之后的一个偏安一隅的政权,而且政权本身的形式也较为特殊,因而政权更加的腐朽,门阀士族耽于享乐,朝廷内危机四伏。在思想领域内,玄学也逐渐失去了前期的深度和意义,并且很快与外来的佛教合流。魏晋玄学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本体在此时期也变得空幻,人们又开始重新去寻求和确定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陶渊明对此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李泽厚先生曾在其著作《美的历程》中对陶渊明的成果作出归结“在对待人生解脱问题的探求上,陶渊明找到了他自己特有的归宿,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确立了一种过去所未见的新的审美理想”。[1]本文之“新自然精神”正是对这种审美理想的解读,新自然精神是魏晋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同时受到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儒道精神、郭象哲学的影响,在其诗文中不仅表现为独特的文学创作题材选择及各种富有深意的文学意象的塑造,同时还是一种艺术化的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也颇具启示意义。 “新自然精神”在形式上受到陈寅恪先生“新自然说”的影响,而内在意蕴上却更倾向于对陶渊明思想的审美解读。本文立足于美学学科的视角,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传统美学精神对陶渊明的影响,以陶渊明的诗文为证,采用宏观和具体结合的方法来对陶渊明的审美理想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其对现代的启示意义。论文将从陶渊明新自然精神产生及理论渊源、新自然精神在陶渊明诗文中的表现、新自然精神与艺术化生存和新自然精神的当代启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陶渊明 新自然精神 艺术化生存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B83-0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1 新自然精神的产生及理论渊源13-25
  • 1.1 新自然精神的含义13-15
  • 1.2 新自然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15-19
  • 1.2.1 风雨飘摇的政治环境15-16
  • 1.2.2 东晋庄园经济的发展16-17
  • 1.2.3 东晋玄学与玄佛合流文化态势17-19
  • 1.3 新自然精神产生的理论渊源19-25
  • 1.3.1 中国传统自然观——“天人合一”19-21
  • 1.3.2 “道”的艺术精神与儒家的人生艺术21-22
  • 1.3.3 郭象哲学——名教与自然的调和22-25
  • 2 新自然精神在陶渊明诗文中的表现25-35
  • 2.1 田园诗的选择——田园审美的发现25-28
  • 2.2 “酒”在陶渊明诗文中的特殊地位28-31
  • 2.3 “飞鸟”、“菊”等独特审美意象的塑造31-35
  • 2.3.1 飞鸟——人类的象征31-33
  • 2.3.2 菊花——隐者心境33-35
  • 3 新自然精神与艺术化人生35-42
  • 3.1 “委运任化”的人生观与“桃花源”的审美理想35-38
  • 3.2 古老的生态美学与生存美学精神38-42
  • 4 新自然精神的当代启示——诗性回归42-48
  • 4.1 诗性文化——诗性智慧回归的可能性和必然性42-44
  • 4.2 “心远地自偏”与“素心清谣”——回归模式的探讨44-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衍标;;陶渊明的生存美学[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昌舒;自然与自由——论陶渊明“自然说”与郭象哲学的关系[J];江淮论坛;2005年01期

3 刘士林;生态美学与诗性智慧的现代复活[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景蜀慧;陶渊明的“新自然观”刍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雨石;论信仰时代和理性时代艺术标准的异同[J];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本文编号:820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20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d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