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确立及实践生成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确立及实践生成
【摘要】:20世纪初叶,在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中国现代美学家,在译介和传播西方美学思想的同时,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借鉴康德、席勒等美学家的思想,创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不仅对美育的根源、性质和津梁作用作了深刻阐述,而且还对美育的独立地位、特质和实践进行了辩证探讨,实现了从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的转型。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育 理论确立 西方渊源 实践生成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20世纪初叶,在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伴随着“西学东渐”和国人思想观念的剧变,以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学家,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借鉴康德、席勒等西方美学家的思想,创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准确把握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创生初期的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东胜;西学东渐与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的现代转换[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谭好哲;20世纪初叶美育新潮的兴起及其当代意义[J];文艺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钟名诚;;中西交融的散文艺术观——朱光潜的散文思想与创作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雪文;趋于人生的艺术,趋于艺术的人生——谈朱光潜的散文观与散文创作[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郭世轩;;消费社会下的文学经典阅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陈琰;;桐城派文论对朱光潜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薛磊;;论书评写作的公正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苑青松;;课程论视野下的群育新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杜蕾;;“译”犹未尽——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丁海彬;耿宁;;由《哈姆雷特》的王位纷争小窥兄终弟及的伦理沿袭[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邱志荣;;对绍兴水文化建设之探索和传承[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谭人中;;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哲学建构(之四)——简论管理学规律、文化之理论关系[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馨曼;;马克思《手稿》与中国美学热[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梁月英;《韩非子》法治精神及其文学表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艳艳;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试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丁西军;关于上海市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同;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设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建伟;古典园林的生态美学意韵及其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斗格吉;论《朗萨雯波》的悲剧色彩[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孔元元;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翡翠制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繁仁;试论美育的本质[J];文史哲;1985年01期
2 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J];哲学研究;195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俊;孔子和柏拉图美育理论之比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04期
2 多尔契诺娃;鲁克耶诺夫;宋士杰;;美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Z1期
3 谭好哲;;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进程与目标取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曾繁仁;论席勒美育理论的划时代意义——纪念席勒逝世二百周年[J];文艺研究;2005年06期
5 方红梅;;关于完整人与趣味人的构想——席勒与梁启超美育思想之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6 段虹;;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西方美学[J];求是学刊;2007年06期
7 冉祥华;;当代中国美育理论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8年02期
8 潘繁生;;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9 刘彦顺;;论近30年间美学演进对美育学的推动[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5期
10 刘彦顺;;近30年来美学演进对美育学的推动[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卫;;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进行学术讨论[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颖慧;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勤;席勒美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潘吉英;无用之用—王国维美育思想述评[D];厦门大学;2008年
3 曲莹莹;论信仰视角下的美育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张建中;论陶行知的生活美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贵州大学;2007年
5 乔金果;身体与身体美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潘黎勇;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育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奎;当代美育理论建构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D];西南大学;2010年
8 安佰鸿;席勒的自由观念和美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6年
9 郑德;蔡元培美学思想流变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维娜;论朱光潜前期的美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7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27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