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17-09-23 22:40

  本文关键词: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


  更多相关文章: 接受美学 象思维 周易 李白 庄子


【摘要】: 本文以中国传统的“象思维”为参照系,深入探讨了接受美学理论的“中国化”问题,其目的是在前人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推进接受美学的中国化研究,在生命美学的层面上找寻到两种理论体系的深度契合点,并以《周易》经传接受和李白诗歌对《庄子》的接受两个典型的接受范例为切入点,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进一步阐发了笔者对接受美学中国化的具体想法。总的说来,接受美学虽然是一个纯粹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论体系,但是它在生命美学的层面上与中国传统的象思维找到了终极的契合点,在具体的理论展开过程中又颇有相印证之处。此问题的解决,既有助于我们拓展今后接受研究的思路,也可以为很多学界公案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接受美学 象思维 周易 李白 庄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3
【目录】:
  • 内容提要4-7
  • 绪论7-12
  • 上编:争鸣与和合12-97
  • 第一章:“象思维”通说12-38
  • 一、本真之我:“概念”与“概念思维”13-19
  • 二、生生之象:“原象”与象思维19-24
  • 三、整体直观:“象思维”之运思24-31
  • 四、同归殊涂:“象思维”的包容性31-38
  • 第二章:接受美学初探本38-62
  • 一、接受美学: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39-45
  • 二、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的读者之维45-50
  • 三、召唤-结构:接受美学的本文观50-55
  • 四、对话-交流:生命的交融与阐释的循环55-62
  • 第三章:接受美学与象思维62-97
  • 一、述要:接受美学中国化的历程63-72
  • 二、反思:接受美学的“中国化”72-83
  • 三、自觉:“象思维”学理体系的形成83-88
  • 四、契合:接受美学与“象思维”88-97
  • 下编:融会与生发97-182
  • 第四章:论《易传》对《易经》的接受97-147
  • 一、“易与天地准”:作为接受本文的《易经》98-112
  • 二、“生生之谓易”:“意”层面上的经传接受112-123
  • 三、“尽意莫若象”:“象”层面上的经传接受123-136
  • 四、“吉凶存乎辞”:“言”层面上的经传接受136-147
  • 第五章:李白诗歌对《庄子》的接受147-182
  • 一、不言之言:作为接受本文的《庄子》147-156
  • 二、定向与创新:李白对《庄子》的期待视野156-164
  • 三、雪泥鸿爪:李白诗歌对《庄子》的直接接受164-178
  • 四、历史之链:李白诗歌对《庄子》的间接接受178-182
  • 结论182-183
  • 参考文献183-195
  • 近年来科研成果一览195-196
  • 后记196-197
  • 中文摘要197-200
  • 英文摘要200-20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欢;接受美学视阈下邮票介绍英译中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谢艳;王维诗歌召唤结构中英译本之接受美学解读[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07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07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2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