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克尔凯郭尔审美生存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2:45

  本文关键词:克尔凯郭尔审美生存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克尔凯郭尔 审美生存 绝望 瞬间 反讽 神学美学


【摘要】:索伦·阿比·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心理学家及诗人。他思想深刻、才华横溢,一生虽然短暂,但论著颇多,在哲学、宗教、心理学、文化批评等领域都有独道的见解。克尔凯郭尔生不逢时,其思想由于超前性而不能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但随着世纪末西方社会信仰危机和理性危机加剧,这位卓越的思想家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他的思想开始受到学术界普遍的关注。存在主义者尊称他为“存在主义之父”。德国存在主义大师雅斯贝尔斯曾对克尔凯郭尔给以高度评价:“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使我们睁开了眼睛”。在神学领域,瑞士新教神学家卡尔·巴特也在其宗教哲学的引领下,完成了“危机”神学。在精神分析领域,克尔凯郭尔与弗洛伊德地位不分上下,被称为“后精神分析大师”。 两次世界大战过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饱受战争之苦的人类痛定思痛,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开始了深刻的检讨和反思:我们渴望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自我的生存、他人的生存,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困扰着我们。虽然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在精神层次上的问题不仅没有得以解决,反而更加深化。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拥有权力、科技、文明,却发现自己的精神无家可归。个人在理性的支配下遗忘自我、缺乏激情和信仰,个体变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克尔凯郭尔穷尽一生都在拒斥理性对个体的操控。为此,他提出与思辨哲学相对立的“生存哲学”。本文的选题就立足在克尔凯郭尔文本的基础上,联系其伦理生存和宗教生存思想,从最低层次的审美生存领域出发,分析审美生存者所处的困境及其如何在信仰的引导下穿过虚无和绝望的深渊,通过自我选择而到达一条自我解救的道路。简而言之就是为个体生存提供一条由沉沦到拯救的上升的道路。这为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了一种选择。从个体生存这个层面上思考克尔凯郭尔思想,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随着存在主义哲学思潮风靡而引起世人关注,国外对其研究相对全面与深入。19世纪末克尔凯郭尔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存在主义思潮在中国学术界形成热潮。比起萨特、加缪等一批存在主义思想家,克尔凯郭尔似乎是作为附带介绍,没受到足够重视。如他的《诱惑者日记》被出版商将书名改成《曾经男人的三个少女》,根本无视其中丰富的哲学内涵。难怪学者杨大春责问“国人的精神何在?”但一部分严肃的学者开始对克尔凯郭尔文本进行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翻译。一些出版社也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关于克尔凯郭尔的作品。现在几乎每年都有写克尔凯郭尔的硕、博士毕业论文。其中,克尔凯郭尔的人生道路三阶段,作为生存论学说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克尔凯郭尔文本的基础上,联系其伦理生存和宗教生存思想,从生存论视角出发,分析克尔凯郭尔审美生存的基本内涵、特征,从整体出发重新看待克尔凯郭尔的审美生存与伦理生存和宗教生存的关系,得出结论——神学美学,并以神学美学概括其美学思想的真正本质。可以说,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起点是个体,终点是上帝。也就是说,克尔凯郭尔并非只停留在黑格尔批判审美主义的水平上,而是另辟蹊径,以神学避免审美走向泛化,保持审美的形而上性。我们必须一分为二的看待“审美生存”,既意识到它在克尔凯郭尔美学思想中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克尔凯郭尔对它的批判。只有对它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对他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认识。 童年阴影、身体的缺陷使他异常忧郁孤独;父亲严厉的教育使他内心世界极其复杂:爱情的挫折使他陷入绝望。正是由于他不幸和苦难的人生经历使他具有深邃而持久的思考能力。当时社会思潮和时代背景对其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撞击。他在苏格拉底哲学“反讽”精神的影响下,在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哲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观点。了解其生平及思想渊源对了解其哲学有重要价值。 克尔凯郭尔将个体生存分成三个境界或称阶段。审美生存是克尔凯郭尔生存三境界的起始和必经阶段。克尔凯郭尔所谈的“美学”、“审美”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形而上学的美学理论。在他那里,“审美”是个体生存一种方式、状态或境界。克尔凯郭尔将审美生存视为通向宗教生存的途径,又是认识自我、获得拯救的起点。个体在审美存在中感到恐惧、忧郁和绝望。他们在虚无的深渊中,通过或追求各种物欲填补内心的沟壑,或在头脑早做抗争,但最终认识到生存本身就是虚无和绝望。要摆脱虚无的方法只有一个——上帝。通过反讽不断的认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走向更高的生存境界——宗教生存。 那么审美生存境界并不是个体灵魂的理想栖息地。生活在伦理生存境界中呢?他们的生活和行动都已被决定,只不过是一步步去展开已经决定好的生活。这生活虽简便易行,但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它根本上没有任何价值。他宁可选择过审美的直接性的生活,体验分分秒秒的切实的存在。所以伦理生存在克尔凯郭尔那里被束之高阁。他要求人们将目光聚集在宗教生存的境界。而它与伦理生存不同的是强调个体,宗教生存境界关心的是个体生存。某种意义上,它在一个更高的生存境界中重构了生存,审美生存有一条通往宗教生存的暗道。克尔凯郭尔本人对审美生存境界的态度是辩证的,一方面他用审美生存去对抗理性主义对人性的磨灭;另一方面,他又批判审美生存的虚无性、无根基性。通过克尔凯郭尔对审美生存境界的认同与批判,我们可以体味到克尔凯郭尔的美学观。其美学思想因其宗教观念的渲染,是一种附有宗教意味的美学观,即神学美学。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 审美生存 绝望 瞬间 反讽 神学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0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克尔凯郭尔生平与思想渊源11-15
  • (一) 生平简介11-12
  • (二) 思想背景及著作12-15
  • 二、审美生存的内容及其特征15-29
  • (一) 审美生存的本体论15-16
  • (二) 审美生存的基本内容16-23
  • 1. 感性直接性的生存方式17-18
  • 2. 反思直接性生活方式18-19
  • 3. 审美生存的基本情绪19-23
  • (三) 审美生存的基本特征23-29
  • 1. 反讽:作为一种生存方式23-25
  • 2. 瞬间:生存的每个片段25-26
  • 3. 绝望:通往信仰的必经之路26-29
  • 三、审美生存与伦理生存、宗教生存29-35
  • (一) 伦理视野下的审美生存29-31
  • (二) 宗教视野下的审美生存31-35
  • 1. 有限自我与无限自我31-32
  • 2. 审美生存与宗教生存的共通性32-35
  • 四、克尔凯郭尔审美生存思想的评价35-38
  • (一) 审美生存思想的美学价值和意义35-36
  • (二) 审美生存思想的局限及启示36-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1
  • 参考文献41-43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3-44
  • 后记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恩新;朱长利;;审美救赎论:“人生艺术化”——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及其理想旨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赵佳丽;;论《庄子》美学中“游”的内心现世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张其学;;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反讽——克尔凯郭尔论反讽[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4 王齐;克尔凯郭尔的生存境界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梁卫霞;理性与信仰:克尔凯郭尔神学悖论的启示和意义[J];兰州学刊;2004年05期

6 陈中权;论日常生活的审美泛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7 J.史都华;王齐;;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体系中伦理学缺失的批判[J];世界哲学;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韦玉玲;克尔凯郭尔生存诸境界的审美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慧;克尔凯郭尔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邹慧玲;克尔凯郭尔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08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08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