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电视本体论

发布时间:2017-09-26 10:25

  本文关键词: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电视本体论


  更多相关文章: 电视本体论 生活美学 移动影像 电视“模板” 电视世界


【摘要】:在所谓"后电视"时代,当今的"电视本体论"正在得以更新,它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电视是如何存在的。对于电视的本体规定,已从原初的"技术规定"开始、经过了"文化规定"转向最新的"生活规定",本文就试图从"生活美学"的角度来重新定位电视本体论。电视以生活作为其本体,最核心理由就在于电视已经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电视成为了当今大众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尽管这种趋势在自媒体的"微时代"迎接了新的挑战。从技术本体出发,电视是作为"移动影像"而存在的,但这只是技术基础,回归生活本体观之,"电视世界"则更是趋向"生活美学"而存在的:电视通过接受观众的"不在现场",来保存世界的"在场";观众身处"电视世界"当中,却通过电视来存留这个世界。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室;中华美学学会;
【关键词】电视本体论 生活美学 移动影像 电视“模板” 电视世界
【分类号】:G220;B834
【正文快照】: 所谓“电视本体论”(The Ontology of Television)就是对电视是何种存在的哲学追问,它追问的是电视是什么样的存在?电视究竟何以存在?电视存在与其他存在的差异何在?电视本体论属于门类艺术哲学的基础性理论,它既隶属于总体上的“艺术本体论”,也独具本门艺术的特质,因为电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悦笛;;将电影还原为“移动影像”——新旧“电影本体论”的交替[J];电影艺术;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金燕;王芹;;触类为象,合义为征:也谈电影艺术的象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包鹏程;《奥德赛》的结构与潜结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黎泽潮;;广告传播的文化语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韦晶;;试论当代的大众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曲瑞华,李润杰;全球化的文化意蕴与文化选择[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6 朱红文;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和文化理念[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7 胡义成;作为矛盾结构体的中国地域文化——破译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尝试性方法简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曾耀农;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进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赵晓芳;;语言天空下的别样风景——关于《马桥词典》的语言哲学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海洲;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周景雷;;后乡村叙事:后工业时代的乡村呈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郑崇选;;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叙事的两种缺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文江;;对《笑傲江湖》的两种拆解:电影的与小说的[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7 潘知常;;论审美活动的历史形态[A];东方丛刊(1997年第1、2辑 总第十九、二十辑)[C];1997年

8 欧阳友权;;网络的文学栖居与诗性祛魅[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9 王一川;;中国的泛现代艺术[A];东方丛刊(1993年第1辑 总第五辑)[C];1993年

10 梅启波;;老舍的世界意识与文化坚守[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国如;超越他者,,成为主体[D];河南大学;2011年

8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9 马小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4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5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朱媛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情景喜剧[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程晔;当代大众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审美文化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艳霞;后现代语境下的内地青春偶像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富兴;;“生活美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艺术评论;2010年10期

2 刘悦笛;;“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艺术评论;2011年04期

3 徐承;;《生活中的美学》简介[J];美育学刊;2012年04期

4 刘玉梅;;中国当代生活美学研究综述[J];前沿;2012年18期

5 王确;;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新世纪生活美学转向:东方与西方对话”国际研讨会综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赵禹冰;;“新世纪生活美学转向:东方与西方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讯[J];探索与争鸣;2012年12期

7 刘玉梅;;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语境中的“生活”辨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蒋勋;;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生活美学的起点[J];书摘;2007年02期

9 本刊编辑部;;盛年女性生活美学[J];花样盛年;2013年07期

10 仪平策;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J];文史哲;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活美学:全球美学新路标[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亓吉亮;革命语境下的“生活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雪;马克思美学视野下的当代生活美学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朱莉萍;中国美学中“生活性”审美特征向当代“生活美学”的演绎[D];山东大学;2012年

4 谢晓兰;李渔生活美学的当代阐释[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晓俊;李渔生活美学初探[D];中南大学;2012年

6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2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22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