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孤独的力量—尼采鲁迅对生命存在的审美关怀

发布时间:2017-10-01 14:21

  本文关键词:孤独的力量—尼采鲁迅对生命存在的审美关怀


  更多相关文章: 生命美学 孤独 鲁迅 尼采 比较研究


【摘要】:孤独,古往今来,是不少文学家,艺术家及哲学家最爱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孤独已构成了一种文化,艺术和哲学。孤独是人格美的深沉体验,孤独的灵魂关乎生命的存在。它存在于人的生命并超越于人的生命。它是一种生命的美学。生命美学只与悲悯、仁慈、爱心密切相关。对于那些灵魂高贵、精神健全的人来说;对于那些即使承受痛苦、磨难,担当患难也始终洋溢着人的尊严、喜悦与高贵的人来说,对于那些由衷地爱人类、爱生活的人来说,孤独是他们最好的导师,是他们人生前行的武器与力量,是他们思想火花的源泉,更是思想的火把。孤独不仅照亮了他们,更是照亮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他们因孤独,而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思想的巨大贡献。本文从思想的浩瀚海洋里,选取中西最有代表性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巨匠鲁迅与尼采,并以孤独为切入点,来对其生命体验作探讨与研究。尼采曾被喻为从哲学王国里走来的诗人,鲁迅曾被喻为从文学王国里走来的哲人。他们生命体验最大的特征,便是孤独。尼采曾经高呼:“我期待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我需要孤独,就是说我需要恢复,需要回到我自己,回到自由的、轻扬的、爽朗的空气之呼吸……我的一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一曲孤独之颂歌,或者更明白地说,一曲纯净之颂歌。”尼采害怕孤独,悲叹孤独,同时又向往着孤独,需要孤独。他清楚地认清了,孤独乃是真正的思想家的命运。鲁迅在他的小说《孤独者》和《铸剑》里大量用了“黑”的颜色。黑衣、黑须、黑眼睛、冒着的黑气,这些意象将孤独表现得尤为浓烈和令人骇然。犹如置身无边的冬夜,那漫长的黑和冷,将孤独抛入灵魂的深渊,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种生命的庄严与肃穆。鲁迅的一生皆在孤独中呐喊与彷徨。他说,他的哲学都在《野草》当中。他即便是在孤独中彷徨,生命也像野草一样勃勃地散发着力量。鲁迅与尼采的孤独有其共同的契合,也有着不同的分歧。他们的孤独因中西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而最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无论是西方的尼采,还是中国的鲁迅,他们都对人类的思想文化,尤其是本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影响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发展。
【关键词】:生命美学 孤独 鲁迅 尼采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8
  • (一) 研究综述10-12
  • (二) 孤独是生命最美的存在12-15
  • (三) 孤独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范畴15-18
  • 一、尼采与鲁迅生命存在的美学阐释:孤独18-27
  • (一) 生命美学存在的基础18-21
  • (二) 尼采鲁迅对生命存在的审美——孤独21-27
  • 二、尼采鲁迅孤独生命存在的审美意识27-49
  • (一) 悲剧的人生观29-39
  • 1、悲剧的起源29-34
  • 2、超越悲观主义34-39
  • (二) “悲剧”的审美意识39-49
  • 1、生命之“动”39-44
  • 2、生命之“爱”44-49
  • 三、尼采鲁迅对“孤独”的共同审美取向49-85
  • (一) “先觉者”的审美50-55
  • 1、“狂人”之“狂”50-51
  • 2、“狂人”之孤独51-55
  • (二) “本真存在”的审美55-63
  • 1、本真性的存在58-59
  • 2、非本真性的存在59-61
  • 3、“本真性存在”与“非本真性存在”的矛盾61-63
  • (三) 对各自文化的审美63-68
  • 1、尼采对欧洲现代文明的质疑与批判63-65
  • 2、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大众文化的批判65-68
  • (四) 对情感的审美68-79
  • 1、亲情友情的孤独68-75
  • 2、爱情的孤独75-79
  • (五) 对理想的审美79-85
  • 1、尼采从“超人”到“末人”80-81
  • 2、鲁迅从呐喊、彷徨到战斗81-85
  • 四、尼采鲁迅孤独的生命审美的分歧与困惑85-99
  • (一) 中西两种历史文化环境的差异86-93
  • 1、基督教与儒教86-89
  • 2、真理主义与实用主义89-93
  • (二) 两者迥异的性格特征及精神气质93-99
  • 1、不同的性格特征94-96
  • 2、不同的精神气质96-99
  • 五、尼采鲁迅孤独的生命审美形态的当代视界99-110
  • (一) 当代人的生存审美99-104
  • 1、物质与异化99-103
  • 2、存在与虚无103-104
  • (二) 尼采鲁迅的生命形态的当代美学意义104-110
  • 1、尼采生命形态的当代美学意义105-106
  • 2、鲁迅的生命形态当代美学意义106-110
  • 读研期间所发表的论文110-111
  • 参考书目111-114
  • 后记114-11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宛小平;;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美学”之说的质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伍永忠;;朱光潜的美学与人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明珠;;论道家之“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耿波;;文化群落与都市文化群落的危机[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继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现代人格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53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53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