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风景如画”的意识形态维度
本文关键词:论西方“风景如画”的意识形态维度
【摘要】:"风景如画"是一个人为生产的概念。它已涉及园艺、绘画、文学、戏剧布景等诸多领域,有一个从概念到艺术实践、现实体验,再到艺术实践的过程。"如画"既受市场经济活动的影响,又是带有政治意味的"如画"运动所致,更是"如画"理论家将其作为"时尚"予以制造,并为其立法的结果。"如画"在理论和实践的拓展充分揭橥了"风景如画"的意识形态本质。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西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如画 自然 意识形态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250)成果之一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如画”(The Picturesque),也可称之为“风景如画”①[1]。从这一命题本身来讲,它至少隐含了以下几层意思:(1)“如画”凸显了针对自然风景的审美活动。根据黑格尔的判断,艺术是美的主要承载形式。绘画是艺术品的典型代表,说某物像画,无疑是说某物像艺术品,是美的。断定一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红;;论老舍小说中的个人悲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赵飞;;浅析时尚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孙科;;无尽虚空与死之花火——从松尾芭蕉的中国式误读浅谈现代性中的虚无绝望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陈进;;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徐玉;;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时尚消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7 王鸿博;;空间与权力——《如意郎君》的空间书写研究之一[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轩红芹;忧郁:新世纪农裔知识分子的生存特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吴东民;孟宪斌;;我国社区NGO发展现状与思考: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冯旺舟;吴宁;;时尚的幻象与殖民化——基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陈静;;关于时尚的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4 刘长江;;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龙扬志;;一个未完成的现代化方案——试论40年代袁可嘉的新诗理论建构[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宁;;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9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继丰;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蒲琳;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晓锐;论时尚传播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嬗变及其特征[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榕;;略论悠闲生活和日常生活审美之差异[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孙绍振,毛丹武;审美与政治[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3 冯宪光;论伊格尔顿的“文化生产”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3期
4 殷明明;;深陷于权力当中的审美——读伊格尔顿的《美学意识形态》[J];学术界;2006年02期
5 向丽;;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变形”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7年00期
6 李红春;;私人领域缺失下的建国后30年间审美文化活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陈望衡;;将山水美纳进城市[J];风景名胜;1995年01期
8 肖朗;;美学:感性的政治学——读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1期
9 高树博;;从理论探讨到个案研究——浅论傅其林《审美意识形态的人类学阐释》[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10 尤西林;;“美学热”与后文革意识形态重建——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一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2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后现代视野下的“中心”[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邓广(中国林业科学院);穿越幻象的无助旅程[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3 李培庚;审美发展史纲①[N];文艺报;2005年
4 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韦晟;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仍是严峻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陈东冬;地域文化美学的新阐释[N];沈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炬;反审美的意识形态[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立宪;当代西方美学发展趋势[D];兰州大学;2007年
2 格明福;审美意识形态:从路易·阿尔都塞到特里·伊格尔顿[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向丽;审美制度——审美人类学的存在方式[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袁志准;日常存在与审美灵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家民;美学在当代的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6 麦振中;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瑞文;历史·艺术·意识形态[D];暨南大学;2012年
8 谢璐;现代旅游审美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敏;虚拟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张冠琼;后现代广告的审美之维[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58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5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