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的凝滞,或凝滞性美学

发布时间:2017-10-06 14:20

  本文关键词:美学的凝滞,或凝滞性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凝滞性 性美学 新媒体技术 新世纪 文艺创作 艺术类型 艺术观念 后现代性 文学活动 纯文学


【摘要】:正从字面意义来看,"凝滞"并非一个新词,在古代汉语中其实是一个常用词,如《楚辞·渔父》中"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唐代刘知几的《史通·论赞》中也有:"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其意主要包含拘泥、粘滞、停止流动、遭遇困阻、面临聚结等。我用"凝滞"来描述新世纪以来的文艺状况,主要想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凝滞性 性美学 新媒体技术 新世纪 文艺创作 艺术类型 艺术观念 后现代性 文学活动 纯文学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当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问题研究”(13ZS073)资助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从字面意义来看,“凝滞”并非一个新词,在古代汉语中其实是一个常用词,如《楚辞·渔父》中“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唐代刘知几的《史通·论赞》中也有:“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其意主要包含拘泥、粘滞、停止流动、遭遇困阻、面临聚结等。我用“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江;;评点霍米·巴巴——兼与四海为家者说“在地性”[J];书城;2011年04期

2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蒋晖;;奇异性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瑜;;对我国文学理论重构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杨毅;对艳情小说中僧尼、道士“性化”现象的宗教阐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范建刚;;“话语”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对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困境的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01期

4 范水平;;李健吾的文学形式决定论思想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5 董学文,金永兵;论文学理论学科的定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张宏;现代性叙事中的个体言说——从史铁生笔下的宗教精神谈起[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杨龙;评公共选择学派的三大理论假设[J];教学与研究;1999年12期

8 张鹏飞;;论《金瓶梅》叙事情结的审美嬗变[J];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9 李静;;“去经典化”时代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困境与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刘保庆;;名著精读法在大学美学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2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粤;解构与“误差”[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艺;桑塔格艺术构造“魔力”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余宏;论“过度诠释”[D];扬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玉柱;论俄苏历史诗学的发展与流变[D];兰州大学;2011年

2 尹飞艳;詹姆逊的超空间评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奕;犹太民族精神与科学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隋欣卉;叶公超文学批评观述评[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伟;詹姆逊形式理论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演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何倩娟;谈辛格作品中的死亡观[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淑华;文言文教学法传统诵读与现代诠释双剑合壁[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佳;曹文轩成长小说论[D];渤海大学;2012年

10 王燕;艾柯的文本诠释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龙潜;;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格局与特点[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安佰鸿;李学萍;;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渡性质[J];民族论坛;2010年12期

3 顾梅珑;;审美主义的“现代”定位及其“后现代”发展逻辑[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4 王伟;;走向身心一体的交往理论——大众传媒语境中的接受美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莫付欢;;后现代境遇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体命运[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1期

6 鲁枢元;;反映论与创作心理[J];上海文学;1984年06期

7 陈智英;;新世纪美学的召唤——于友先《美学漫谈》读后[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3期

8 汤剑波;;现代性的三个向度[J];学术交流;2011年03期

9 杨思杰;;美学是否已经终结——浅谈现代主义之后的美学危机[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滨下昌宏,王祖哲;生态美学悖论:现代主义的失败,前现代的复活以及后现代的展望[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宪年;;走向综合、融通的新世纪中国美学(纲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陈康生;;毛泽东美学思想初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4 秦忠翼;邹正昌;;论邓小平审美价值理论的特征和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徐端午;;新时期的美育与艺术教育(第五届全国美学大会论文)[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王之望;;毛泽东的审美价值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9 杨治经;;毛泽东美学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比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10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惠敏;后现代主义:在思潮之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彭锋;重要的是将生活做成艺术作品[N];中华新闻报;2007年

3 北师大中文系 王一川;是后现代激活了现代[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当前时代的倒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师雅惠;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6 齐峰;建构时代美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本版特约主持 王岳川 肖鹰 杨俊蕾;中国学者质疑杰姆逊:是否又引来了西方霸权的幽灵?[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上海社科院 曾军;中国学者为何“背叛师门”?[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10 代迅;跨文化转向中的中国美学抉择[N];文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学春;“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刘连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刘冠君;利奥塔的“崇高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李安定;人文纪录片中信仰仪式的美学变迁[D];西北大学;2013年

6 张骏;当代江南城市审美意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容杰;传播美学学科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娜;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陆涛;本雅明现代性美学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沈莉;阿多诺否定美学的现时观照及其对文艺创作的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陶斯敏;王朝闻新艺术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陶淑兰;总体性追求与审美乌托邦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文通;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美学思想[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凌霄;鲍德里亚“超美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江冬梅;柏格森的“绵延—生命冲动”与中国生命美学[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3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83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7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